当前位置: 蝌蚪 >> 蝌蚪的繁衍 >> 我和蝌蚪有个约会记中二班ldquo
身子像个小豆点,
摇着一根小尾巴,
从小就会吃孑孓,
长大吃虫叫呱呱。
春天,小蝌蚪成群结队地出现在池塘里,小河边。在这样一个朝气蓬勃的季节里,中二班的孩子们和小蝌蚪一起来了一场春天的约会。
亲子相约找蝌蚪
趁着周末,孩子们和蝌蚪相约在大自然里,和家人一起寻找小蝌蚪。田野间、水沟里、小池塘里处处充满了孩子和家长活跃的身影,欢快的笑点缀着美丽的大自然。亲子一起寻找蝌蚪既能让孩子亲近自然,充分感受其中的乐趣,更能加深幼儿对蝌蚪的了解,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可谓益趣多多。
灰黑蝌蚪大pk
孩子们把蝌蚪请到了幼儿园,在自然角里,为小蝌蚪安了一个“家”。大家围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问
怎么这里有的蝌蚪是黑色的,有的是灰色的?
答
哦,我知道,妈妈说一个是青蛙的蝌蚪,一个是蛤蟆的蝌蚪。
“那到底哪个是青蛙的宝宝,哪个是蛤蟆的宝宝呢,又有哪些不同呢?”在孩子们的争议中,一场精彩的青蛙宝宝和蛤蟆宝宝的大PK就这样开启了。
在一次次的观察、讨论,查找资料中,答案渐渐浮出水面。原来,体色较浅、呈青灰色,身体略呈圆形、尾巴长、身上有斑纹的是青蛙的蝌蚪,身体呈黑色而尾巴较浅、体型呈椭圆形、尾巴短的则是蛤蟆的蝌蚪。那我们见到的很多都是蛤蟆的蝌蚪啊。
在青蛙宝宝和蛤蟆宝宝的大PK中,孩子们获得了青蛙宝宝和蛤蟆宝宝的知识,了解了两者的区别,同时也获得了用查阅资料的途径寻找解决问题答案的方法,这样的形式丰富了孩子的学习方式,也打开了孩子探索世界的新大门。
我和蝌蚪共成长
清晨,踩着阳光,孩子们都会去自然角看一看亲爱的小蝌蚪。有的给蝌蚪的“家”中放入少量的水藻、碎菜叶或者面包屑;有的还会和老师一起给小蝌蚪换水,保持“家”的整洁和干净;有的蹲在“家”门口细心的记录下蝌蚪渐渐长大的过程。瞧,它们长出了后腿,伸出了前腿,尾巴也越来越短,孩子们在惊叹蝌蚪的变化的同时,在饲养过程中直观地了解到蝌蚪的生活习性,增进了孩子们和小蝌蚪的情感。
稚童画蝌蚪趣味无穷
青蛙保护齐行动在知道青蛙能够捕食大量的田间害虫,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朋友后,孩子们展开了保护青蛙大行动——设计宣传标语的活动。大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用画笔画下宣传画,并在一旁写下宣传标语。“保护青蛙,人人有责。”“手牵手,心连心,共同保护青蛙。”“救救我,别吃我。”······一条条宣传标语简单而质朴,但同时也代表着孩子们保护青蛙,将青蛙当做朋友来对待的心。
和蝌蚪的约会还在继续,孩子们在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期待蝌蚪宝宝长成青蛙的一天,也期待孩子们化茧成蝶的一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