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

把握文言虚词推断七法一

发布时间:2023/2/15 15:55:35   

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侧重于比较其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对此该如何辨析呢?现介绍以下七种常用的方法:

代入筛选法答题时先确认该虚词在两句中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那一句里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将其代入另外一句,再看看代入后文意是否通顺、恰当。如通畅,则相同;反之,则不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原文信息:晋太康中,张茂先为建安从事,游于洞山。缘溪深入,有老人枕书石上卧,茂先坐与论说。视其所枕书,皆蝌蚪文,莫能辨,茂先异之。

下面句子中的两个“与”字,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

(1)茂先坐与论说(2)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答案:相同。理由:第(2)句出自《报任安书》,我们学过这课,知道“与”是介词,引出对象,可译为“和”。

第(1)句中的“与”是否也是介词,译为“和”,我们可将“和”代入句子中,发现讲得通,句子的大意是“茂先便坐下和他谈论”,(1)句中的“与”与其后省略的“之”,构成介宾结构。可见两句中的“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

版一本高中语文阅读训练五合一高考论述类+文学类+实用类+文言文+诗歌鉴赏一本高考语文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45.4购买

晋朝太康年间,张茂先担任建安从事,某天在洞山游玩。沿着溪流往里走,见到一位老人枕着书在石头上躺着,茂先便坐下和他谈论。(茂先)看到他所枕书上的文字都是蝌蚪文,不能分辨是什么字,茂先对此感到奇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333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