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蝌蚪 >> 蝌蚪的天敌 >> 保定老行当花鸟字艺人
在保定市第一届绿溪谷新年庙会上,人们聚精会神地围观一位艺人。只见他拿一把刷形笔,上面蘸着几种颜色,在一张白纸上随手挥洒,一会儿鲤鱼戏水、喜鹊登梅、雄鸡报晓;一会儿百花争艳、仙鹤高飞、雄鹰展翅,随着他手腕的飘移,一幅作品挥手而就。有位看得入神的老者忽然喊道:“他这画中有字,对,是‘家和万事兴’,这幅我买啦!”观看的人们也顿时醒悟地“啊”了一声,纷纷掏钱订下自己喜欢的作品。这种被人们喜欢的画中有字的作品,就是流传千古的中国书法绝技“花鸟字”。
花鸟字艺人
花鸟字又名鸟字、龙凤字、画字、变图字、藏字画、飞帛板书、意匠文字,又因为常常用于书写某个人的姓名,因此也叫做名字作画。这些字是因为笔画多用花鸟图案表示而得名,它利用特制的多彩画笔,以字为载体,把字的笔画用花、鸟、草、鱼、虫、山、水、螺线等图案替代,利用字里藏画的结构形式,巧妙地融字、画于一体,把汉字写得美轮美奂,充分表达出吉祥喜庆等效果,同时又增强了文字的意趣及视觉的吸引力。既有传统国画的干净利落,又有西洋画的鲜艳色彩。飞龙、舞凤、花草、小鸟、蝴蝶、游鱼相映成趣,令人百看不厌,有“书法家难起笔,画家难润色”的美誉,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
花鸟字的源头可以上溯到中国文字的起始,又可连接到春秋末器物上所刻的鸟虫篆和西汉时期错金银文字,也是自汉以来“飞帛板书”的延续。明崇祯版的《三十二篆金刚经》中就集中了鸟篆、雕虫篆、麟书、龟书、鸾凤书、龙爪篆等多种花鸟字。准确地说,花鸟字源于东周,始于汉代,“发育”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流传至今。东周时期各地诸侯称霸,青铜器物随便铸造,艺人把少量笔画换成鸟虫兽“图形”用黄金镶在青铜器上,起装饰作用。到战国时期,经书写、制范后直接把这种“装饰”字铸造在青铜器上,勾践剑的铭文和秦始皇的国玺也都是用这种字。这种特殊的美术字在汉代印章和青铜器上继续有所发展和应用,汉代“隶书”出现后,才把它划归为所谓“篆书”类的“鸟虫书”,它就是花鸟字的前身。汉隶和草书的成熟及楷书和行书的出现、纸张和各种物料的发明应用后,东汉书法家蔡邕熹平年间曾于鸿都门见仆役用扫帚写字得到启发,从而创出“飞白书”。此外板笔的使用等,也都促进了鸟虫书向花鸟字演变。从此艺人在铜器、陶器、石刻、玉器、建筑物等装饰时创作“鸟虫隶书”“鸟虫草书”“鸟虫楷书”,字的笔画图案你增我补、互相借鉴,作品中大部分文字笔画逐渐被花鸟鱼虫等图案所代替,竹木刷形的扁笔也开始使用,“花鸟字”的名称便应运而生。魏晋行书的兴起,促进了花鸟字的发展,唐代艺人已融入了殳书、穗书、云书、龟书等技法,清初又汲取西洋透视等技法,花鸟字基本定型。花鸟字发展到今天,是我们祖先共同创造并世代相传的,是在数千年长期实践中发展演变完善的。历代艺人们不断吸收象形文字、图腾符号、虫书、鸟书、龙书、穗书、麟书、鱼书、蝌蚪文、岩洞画等书画之精华,研究和借鉴西洋画、瓶画、影画、蚀刻画、传统书画、剪纸、刺绣、年画等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法,以丰富的装饰语言和富有节奏韵律的优美线条,生动地刻画了各种丰富多彩的花鸟字笔画图案,构成不同的艺术风格,逐步把鸟虫书创新成为具有独特艺术形式、表现手法、表现内容、造型观念、书写技法的艺术书体——现代花鸟字。
保定的花鸟字艺人在创作花鸟字时,字的基本组成是有一定规律的。一般植物多用花、竹、笋、松、梅等,动物则多用鸟、蝶、鹰、鹤、鱼、虾、鸥、龙、蛙等,自然风物又有山峰、太阳、帆船、云霞、水波等。这些经过艺人的匠心独运、搭配巧妙。在用笔画这些动植物时,也有一套口诀:竖用竹、横用花,鸟鱼替换撇捺,点换太阳蝴蝶作小花,山水螺线画其他。总之是各尽所能,为主的“笔”较宽,另有几只窄些的“笔”作为辅助。在这种“笔”上并列蘸上各种不同的颜色,在纸上盘旋,便留下如彩虹一般美丽的画痕,这些画痕就构成了大家所熟悉的吉祥语句。
根据需要,保定的花鸟字艺人们还创造出了各种各样书写花鸟字的“笔”,有的是竹片,有的是橡胶皮,有的是木片,有的是用木片夹着海绵。用料和形态不同还各有各自的使用方法。如粘绒布笔的笔头,用绒布夹胶片制成,具有制作简便、耐用吸色的特点。礼帽毡笔的笔头是用帽毡块做成的,吸色耐用但材料不好找到。细袜子布笔是用三层袜布包胶片制作的,做起来麻烦但笔头好用。柳树根笔是用锤子把柳根砸成薄片制成的,因此它的吸色性能较差。锯齿状笔由于笔头犹如马的牙齿参差不齐,所以画云画水时非常好用。保定花鸟字艺人不仅有自己独特的画笔,在使用上也有自己的特有的用笔、用色的秘诀,比如外尖用力按,并快速地旋转,能使色浆鲜艳夺目;而宽笔浅色的时候要多蘸染料,并且把笔要用湿布包好,保持湿润。写画的秘诀是,拇指食指捏住笔的两侧,食指往里移动,以此来准备收笔。轻颤可以画出龙身,重抖才能画出螺线,前后错笔是画山的最好方法。还有用笔四法,即转、切、扫、点,重切用来画“扇”面,轻扫用来画“水”,露头藏尾按音乐节奏可以画出最美的“s”形曲线。并且笔正侧变化定粗细、重按行笔定造型;结构紧凑靠练习,按提缓急见功力。这些不同的笔、不同的使用方法巧妙的结合,再加上保定艺人聪慧的构思,就形成了这种号称中华一绝、天下一绝的民间艺术。
花鸟字:梅兰竹菊
据文献记载、实物证明及中央美院专家的考证,花鸟字滥觞于刘邦故里徐州地区。虽然如此,但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保定,也很早就引进了这种民间艺术,出现了一代又一代花鸟字艺人,他们以自己的特有技法行走于城乡街巷,给人们带来美感,也以此作为行当,为自己赚取生活补贴。现在,绿溪谷大庙会、国公营庙会、龙潭庙会、刘守庙庙会上都会看到他们的身影,高碑店市还办起了花鸟字培训班,他们用自身对民间艺术的执著与追求,使这门独具特色的艺术不断传承,发扬光大。
文章来源于《老保定丛书》(第一辑)——《保定老行当》,作者王磊,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标题:《保定老行当——花鸟字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