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蝌蚪 >> 蝌蚪生活环境 >> 语数每日练16年级每日专项提升练习
今日将学习以下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数一数
语文:词语的含义
思维:词义辨析数学
这条绳子是?()?个硬币长。
A.??3
B.??4
C.??5
D.??6
语文
下列这组词中不属于同一类的一项是?()。
红、黄、绿、天
A.绿
B.天
C.红
思维
我很快()完了今天的作业。
A.坐
B.座
C.做
D.作
1年级
数学
C
观察发现绳子的两侧分别与硬币对齐,然后按顺序点数硬币的个数,一共有??5个硬币,故选??C。
语文
B
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的知识点。“红”“黄”“绿”都是颜色词,“天”不是颜色词,所以选B。
思维
C
每日一练今日将学习以下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选填质量单位语文:注音(给字词标音)思维:注音(给字词标音)、韵母数学
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1)数学书的长26?????()?
(2)一根跳绳长?????2()
A.厘米;米
B.厘米;厘米
C.米;厘米
D.米;米
语文
下列选项中,词语注音不正确的是()。
A.乌龟(wūguī)
B.蝌蚪(kēdǒu)
C.鲤鱼(líyú)
D.青蛙(qīngwā)
思维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是()。
A.头顶(dǐn)
B.食物(wù)
C.捕食(bǔ)
D.披风(pī)
2年级
数学
A
结合生活实际,数学书的长26??厘米,一根跳绳长2??米。
语文
C
本题考查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部编版)第一单元《小蝌蚪找妈妈》中的字词读音。C选项“鲤鱼”的正确注音是:lǐy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这四个选项都是课文中出现过的动物名称,读音一定要记牢。
思维
A
每日一练今日将学习以下知识点
三年级
数学:秒与时、分的单位换算语文:音节思维:主要内容数学
钟面上的秒针从4走到6,走了?(),
A.2秒
B.5秒
C.10秒
D.10分钟
语文
“扬”字的读音与下面的哪个字相同?()
A.拼
B.汤
C.杨
D.摔
思维
“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原因是?()?
A.路边李子树上果实太少。
B.李子树太高,取不到。
C.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3年级
数学
C
钟面上秒针走一大格表示5秒,从4到6走了大格,所以秒针从4到6走了10秒。
语文
C
题干中的“扬”读音为yáng。A选项中的“拼”读音为pīn。B选项中“汤”读音有tāng和shāng.。C选项中的“杨”读音为yáng,与“扬”相同。D选项中的“摔”读音为shuāi。因此本题选C.。
思维
C
从原文中可以知道“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原因是“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翻译为现代文即为C选项.。
每日一练今日将学习以下知识点
四年级
数学:亿以内数的认识语文:诗人与作品思维:想象数学
一个八位数,最高位是7,百位上是6,千位上是2,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________?。
语文
孟浩然是?()?的代表。
A.山水田园诗
B.军旅生活诗
C.边塞诗
D.怀古诗
思维
如果有机会和神话或童话故事中的某一位人物过上一天,你会选择谁呢??()?
A.神笔马良
B.你的妈妈
C.你的老师
4年级
数学
语文
A
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故,此题选A。
思维
A
神笔马良是中国著名童话故事中的主角,故A选项合理。B、C都是生活中的人,不符合题干要求。
每日一练今日将学习以下知识点
五年级
数学:小数乘除法巧算语文:标点符号思维:文言实词数学
计算:12÷1.25÷8=???()。
A.
B.12
C.1.2
D.0.12
??语文
“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这句话中破折号用来表示?()。
A.声音的延长
B.解释说明
C.说话断断续续
??
思维
下列文段中,加点字“故”的意思是?()?
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
A.故事
B.原因
C.因此
D.故意
5年级
数学
C
??12÷1.25÷8
=12(1.25÷8)
=12÷10
=1
语文
B
本题考查对破折号的用法的理解。这句话中破折号后面的内容是对其前面的内容的详细解释说明,所以本题选B。
思维
B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汇。“人问其故”的意思是“有人问他原因”,“故”在这里是“原因”的意思,故选B。
每日一练今日将学习以下知识点
六年级
数学:分数乘整数
语文:宋词主要流派
思维:修辞
数学
看图列式计算。
?_——_??+_——_+??_——_+——?_+_——??__=??__
——_×??_——=——
语文
根据内容,完成填空。
词,始于南朝萧梁时代,形成于唐代,五代十国后开始兴盛,至宋代达到顶峰,故俗称宋词。词的流派按照风格有两种:______和_______。前者代表人物是________,后者代表人物是_________。
思维
下面这个开头,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如果你是“大漠孤烟直,大河落日圆”的边塞大漠,我愿飞奔在漫天黄沙里;如果你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浩瀚长江,我愿遨游于猛浪湍漩中。呵,语文,美丽如你,叫我爱不释手。
A.疑问
B.排比
C.描写
D.比喻
6年级
数学
图中表示5个相加的和,用加法算式表示为: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故答案为:
语文
豪放派、婉约派、苏轼、李清照
思维
D
这个开头使用了比喻的修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