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

这样的书法家真的很少见自己的书法不足却

发布时间:2023/2/2 2:57:13   

蔡襄(——年),字君谈,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天圣八年进十为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庆历三年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不久以母老,求知福州,遂改福州路转运使。后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复迁枢密直学士知福、泉、杭三州。不久,召为翰林学士三司使,历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吏部侍郎,谥忠惠。

如果说欧阳修的书法成就主要体现在理论方面的话,那么他的好友“宋四家”中的最年长者蔡襄的功绩则主要表现在实践方面。正是他们两人的携手共计,才使宋初书坛的羽势局面发生了转机。蔡襄一生笃爱翰墨,与苏轼、黄庭坚、米带并称“宋四家”。古来所有书体他几乎全学习过,并取得一定造诣。苏轼评之日:“蔡君谟书,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

在学书时,蔡襄先学周越的院体,稍后得字法于来绶,接着上溯杨凝式、颜直卿、欧阳询、虞世南和二王父子等晋唐大家,继而求新求变,终成自家温润含蓄、清健谨严的风格。在蔡氏所能的各体中,欧阳修为之排出等第:“行书第一、小楷第二、草书第三。”的确,蔡襄的书法成就主要体现在其行、楷两种书体上。现在能见到的蔡襄最早墨迹,是其槽书《门屏帖》,风格接近宋绶,但笔力柔弱。稍后的楷书《虚堂诗帖》,是他传世作品中最早有纪年的墨迹,书于年,为其35岁时所作。此帖结体稳健,点画厚重又富有弹性,师法颜鲁公的痕迹,与他后来的清健圆润之书风有所不同。约书于年,蔡襄40岁时的行书作品《自书诗卷》,是其中年时期的代表作。此帖开卷行、楷相间,有矜持顾盼之情态,渐为行书,连绵萦绕,曲折停蓄,依然径体分明,最后变为小草,笔画纤细,却极现笔力。

蔡襄的草书,成就虽逊于行、楷却亦能独创风格,得魏晋风格。其草宗法二王,用笔向内收敛,笔力含蓄而刚健,外观流动而俊明。明杨循士评之:“能亲接右军正传。”(《古香高宝藏蔡帖》从他的传世草书作品《陶生帖》等观摩,点面谨守古法,中锋、侧锋穿插其中。章法节奏纵逸开阖,块面效果尤为强烈。加之,少许章草笔意间杂其中,使其于妍丽清润之中星现几分质朴之气。

除以上几种书体外,蝌蚪文、篆籀文、飞白书、隶书等领域,蔡襄也注人了很大的精力,并且也都颇有成就。蔡襄的书法,既能守法严谨,又能独具匠心,因而备受盛誉,一时竟有“士庶皆学之”的盛况。严守法度,在当时的书坛中下固然难能可贵的,然“法”只是手段,并非目的,如果过于强调“法”,在某种意义上也就失去了书法艺术的精神所在。因此从这这一点上分析,蔡襄的书法就显得有为“法”所限而略显拘谨了。所以黄庭坚称其“时有闺房态度”,米芾说他“勒字”等,都是指他的书法中普遍存在的过分注重法规、难能尽情畅意面弄巧成拙。这也正是蔡襄不能成为宋“尚意”书法真正代表的主要原因。

当然,蔡襄书法的不足不影响他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和功绩。他对传统书体进行过全面的整理研究和系统学习后所总结出的实践经验,直接启示和鼓励着后来的“尚意”书家们的创新之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318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