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蝌蚪 >> 蝌蚪的习性 >> 苏米黄蔡,名家辈出浅谈五代和宋金时期
五代由于战乱,书法发展不大,书法名家有杨凝式。
杨凝式草书《夏热帖》
杨凝式(-),字景度,号虚白,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末五代时期书法家。官至宰相、太子太保,世称“杨少师”。杨凝式的书法初学欧阳询、颜真卿,后又学习王羲之、王献之,一变唐法,用笔奔放奇逸。无论布白,还是结体,都令人耳目一新。他在书法历史上历来被视为承唐启宋的重要人物,“宋四家”都深受其影响。其代表作有《韭花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神仙起居法》和《夏热帖》等。《韭花帖》是他流传于世的代表作,是用行书书写的信礼。内容是叙述午睡醒来,恰逢有人馈赠韭花,非常可口,遂执笔以表示谢意。此帖的字体介于行书和楷书之间,布白舒朗,清秀洒脱,深得王羲之《兰亭集序》的笔意。而《卢鸿草堂十志图跋》则深得颜真卿《祭侄稿》的的神髓,错落有致、气势开张,古朴雄浑之气扑面而来。狂草《神仙起居法》和《夏热帖》则更加恣肆纵横,变化多端,点化狼藉,线条扭曲不安,一股对时局不平的郁悒之气跃然纸上。《神仙起居法》在草书中,时时夹入一些行书,后人称为“雨夹雪”。
杨凝式草书《神仙起居法》卷
宋朝的统一,为书法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而制笔、墨和造纸技术进一步提高,为书法绘画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物质条件。宋代帖学大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书法的发展。著名书法家以帝王为代表,太宗、徽宗、孝宗、高宗皆好书法;北宋书法“四大家”有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其书风虽有“尚法”与“尚意”之分,但总的趋势是创新,清雅雄健、自由奔放;南宋书法家及代表作有岳飞的《出师表》等。北宋时期的书体局于院体,自苏黄米蔡后,书法别开生面,为之一变,但汉魏以来的醇古之风大减。宋代书法多出于简札,少见于碑版。
范仲淹行书《二札帖》
宋代书法著作最重要的为《宣和书谱》。它是中国北宋宋徽宗宣和年间由官方主持编撰的宫廷所藏书法作品的书法书目。全书20卷,著录宣和时御府所藏历代法书墨迹,包括人的件作品,按帝王及书体分类设卷。每种书体前有叙论,述及各种书体的渊源和发展,依次为书法家小传、评论,最后列御府所藏作品目录。体例精善,评论精审,资料丰富。
李建中行书《贵宅帖》
宋代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年-年),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历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存世作品有《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和《祭黄几道文》等帖。苏轼擅长画墨竹,且绘画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序的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而且明确地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对以后“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其作品有《古木怪石图卷》、《潇湘竹石图卷》等。
苏轼行书《黄州寒食诗》
宋代书法家蔡襄(-),字君馍,兴化仙游(今福建福州)人,官至枢密直学士知泉州和福州、端明殿学士知杭州,赠吏部侍郎,谥忠惠。他书法先后法“二王”、颜真卿、杨凝式等人,蝌蚪文、篆籀、隶、楷、行、草、飞白、章草和狂草,无不精妙,其中尤以行书最精。苏东坡称蔡襄的书法为“本朝第一”。蔡襄传世墨迹有《自书诗帖》、《谢赐御书诗》,以及《陶生帖》、《郊燔帖》、《蒙惠帖》墨迹多种,碑刻有《万安桥记》、《昼锦堂记》及鼓山灵源洞楷书“忘归石、”“国师岩”等珍品。其中《自书诗》卷,收其皇祐三年()所撰诗11首,是他中年时期的书法代表作,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此卷纸本、行草书,纵28.2厘米,横.2厘米。卷后有蔡伸、王文治题铭,杨时、张正民、胡粹中等多人题跋。钤有贾似道诸藏印,如“贾似道图书子子孙孙永宝之”,清梁清标、嘉庆帝诸收藏印玺。此卷在书画著作《珊瑚网书跋》、《吴氏书画记》和《石渠宝笈·三编》等书中有著录。
行书《蔡襄自书诗》卷
宋代书法家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官至吏部员外郎。他书法初学周越,后师王羲之、虞世南、颜真卿、杨凝式等人,擅行书和草书,楷书亦自成一家,是“尚意”书法家的代表人物。他的书法作品主要有《婴香方》、《王长者墓志稿》、《泸南诗老史翊正墓志稿》、《苏轼黄州寒食诗卷跋》、《伏波神祠字卷》、《松风阁诗帖》、《李白忆旧游诗卷》、《诸上座帖》、《伯夷叔齐墓碑》、《狄梁公碑》、《游青原山诗》、《龙王庙记》、《题中兴颂后》、《经伏波神祠诗》、《狄梁公碑》、《书赠李方叔真迹卷》、《荆州帖》等。其中,他的草书传世代表作之一《诸上座》卷,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此卷纸本,大草书,纵33厘米,横.5厘米,笔势飘动隽逸,为稀世杰作,是作者为友人李任道书写。署款“山谷老人书”,钤盖“山谷道人印”。卷后有明吴宽、清梁清标跋,钤有众多收藏印,如“内府书印”、“华夏”、“孙承泽印”,清乾隆、嘉庆和宣统内府诸藏印。此卷《清河书画舫》、《式古堂书画汇考》和《石渠宝笈》等有著录。
黄庭坚草书《诸上座帖》
宋代画家、书法家和文物鉴藏家米芾(-),初名黻,字元章,号海岳外史、襄阳漫士,又号鹿门居士、中岳外史、净名庵主等,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曾任书画学博士、礼部员外郎、后知淮阳军等。他擅长水墨山水,自成一家,为米法山水创始人。他精于鉴定,富于收藏,著有《书史》和《画史》各2卷。米芾书法师法“二王”,善临倣,形神俱佳,以继承古法而享盛名,能书真、草、隶、篆、行,尤以行书和草书见长。他的主要作品有《研山铭》、《蜀素帖》、《虹县诗卷》、《多景楼诗册》、《苕溪诗》等。其中,他的行书传世名作《苕溪诗》卷,纸本、行书,通篇一气呵成,纵30.3厘米,横.5厘米。卷后有米芾之子米友仁跋,还有明李东阳题。此卷钤有众多鉴藏印,如宋“睿思殿印”、元“鲜于”、明项元汴、清梁清标鉴藏印,清乾隆、嘉庆和宣统内府藏印。著录此卷的书较多,如《珊瑚网书跋》、《式古堂书画汇考》和《石渠宝笈》等。年清王朝被推翻,溥仪出宫时将此卷携走,后失落民间,使其受到少许损坏。年,故宫博物院收藏此卷后,根据维修文物的原则,对有依据的残损字予以补齐,已无所据者仍从缺,以免损害它的价值。
米芾行书《苕溪诗》卷
五代、宋、金传世的书法珍品,在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和辽宁省博物馆等都有收藏。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传世书法如:五代书法家杨凝式《神仙起居法帖》卷,纸本、草书,纵27厘米,横21.2厘米。宋代书法家李建中《同年帖》页,信札墨迹,原为《六帖》卷之一,纸本、行书,纵31.3厘米,横41.4厘米。宋代林逋《自书诗》卷,纸本、行书,纵32厘米,横.6厘米。宋代政治家、书法家范仲淹《道服赞》卷,纸本、楷书,纵34.8厘米,横47.9厘米。宋代书法家吴说《门内帖》页,纸本、行书,纵25.2厘米,横45.4厘米,原为《宋代法书》册之一。宋代书法家吴琚《诗帖》册,纸本、行书,共19页,尺寸不一,纵23-26厘米,横11-24厘米,有缺页。南宋文天祥《宏斋帖》卷,纸本、草书,纵29.2厘米,横.9厘米。金代书法家赵秉文《题昭陵六骏图》卷,是为金宫廷画家赵霖所画《昭陵六骏图》的题跋,纸本、行书,纵51.4厘米,横.2厘米。
文天祥行书《上宏斋帖》卷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传世书法如:北宋著名史学家、书法家司马光《宁州帖》页,为手札、纸本、楷书,纵32.7厘米,横57.6厘米。宋代政治家、书法家王安石《楞严经旨要》卷,纸本、楷书,纵29.9厘米,横厘米。宋代文学家、书法家苏轼《祭黄几道文》卷,纸本、行楷书,纵31.6厘米,横.7厘米。
苏轼行楷书《祭黄几道文》
辽宁博物馆收藏的传世法书如:宋徽宗、书法家赵佶《草书千字文》卷,纸本、草书(狂草),纵31.5厘米,横厘米。此卷为描金云龙笺,无一接缝,反映了宋代高超的造纸技术。宋高宗、书法家赵构《洛神赋》卷,绢本、草书,纵27.3厘米,横.8厘米。南宋诗人、书法家陆游《自书诗》卷,纸本、行书,纵31厘米,横厘米。南宋书法家张即之《杜诗》卷,纸本、楷书,纵34.6厘米,横.7厘米,书写杜甫七律诗2首。
图片来源于网络、故宫博物院等;文章内容参考自网络、书籍;若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