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指南》中提出要培养幼儿“亲近自然,喜欢探究”。自然是科学的研究对象,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只有热爱自然、亲近自然,才能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培养幼儿亲近自然的积极情感态度的核心是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重点是培养幼儿对周围自然界的兴趣、审美情趣以及热爱自然的情感和爱护环境的行为。教师应该引导幼儿亲近自然,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大班幼儿能够对事物和现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在活动中,我们小蝌蚪的变化是很明显的,从“小蝌蚪一长出前腿一长出后腿一尾巴不见了一变成青蛙”这个过程中,幼儿不再只是从绘本上、电视上被动地了解这些知识,而是在平时的观察中真真切切地发现了生命的变化。幼儿在持续的观察中进入了深度学习的状态,培养了良好的科学探究品质。在照顾小蝌蚪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幼儿的爱心和责任心,让幼儿感受到神奇的生命历程。
课程来源
春天在人们的期盼中如期而至,大自然的一切充满了美好与神秘,嫩绿的新芽、含苞的花朵、蓬勃的小生命以及人们迎接春天的那份激动与喜悦,都深深打动了我们。
可爱的孩子们又怎会对这一切视而不见呢?
老师你看,草地上的草发芽了,小树上长了一片叶子,这是春天来了吗?
老师,幼儿园里有春天吗?
幼儿园的桃树
就是春天
找到了
幼儿园的春天
我发现春天在二楼平台种植地里。
春天这么漂亮我们周末出去玩吧!
春天在我的植物盆里。
01
周末去哪里?
我想去看桃花
我想回老家
我们周末都想去春游抓蝌蚪,幼儿园里可以养蝌蚪吗?
1
蝌蚪在哪里
我知道蝌蚪在公园的小池塘里,我看见了好多好多。
我们小区有条小溪,我以前在里面放生过小蝌蚪,我知道那里有。
我们一起去公园吧,里面有很多小蝌蚪。
2
抓蝌蚪需要什么工具呢?
我们抓蝌蚪需要拿网子、小桶还可以带一点饲料。
3
周末抓蝌蚪去
我们去公园湖边看见了好多好多的蝌蚪,我们一起抓蝌蚪可好玩啦!
小蝌蚪太可爱了!
我在公园抓了
很多很多的蝌蚪
我喜欢
和小朋友分享
我们一起把小蝌蚪养在教室里吧,我们一起来观察它!
02
蝌蚪养在哪里呢?
1
蝌蚪住哪里?
小朋友把小蝌蚪带来了幼儿园,可是它的家在哪里呢?
我觉得可以把蝌蚪养在瓶子里。
我觉得可以把小蝌蚪养在薯片罐里。
不行不行,薯片罐是纸做的加上水它会坏的。
那我们一起来投票吧!
2
装饰蝌蚪家
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里四处寻找材料。我们的小蝌蚪终于拥有了它的家!
我们把小蝌蚪的家装饰了很多的水草和小气泡,这样小蝌蚪就不会无聊啦。
我们一起来给小蝌蚪装饰它的家,一定会特别漂亮!
经过孩子们的投票,最后有6栋“小房子”入选。小蝌蚪们也搬进了新家。从此,科学区就有了孩子们每天的“必来之地”。
3
认识蝌蚪
自然角里的小蝌蚪们成为了孩子们的讨论焦点,那孩子们眼中的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来看看看孩子们的想法吧!
??
在初步观察和讨论的基础上,我们又继续深入观察,通过观察实物、阅读绘本、观看视频等多种途径了解蝌蚪的外形特征。
孩子在观察蝌蚪的过程中,也提出了一个小小的疑问:
小蝌蚪有嘴巴吗?
有的孩子说有,有的孩子说没有。为了探寻真相,老师拿来了放大镜。
在观察中,蝌蚪是有嘴巴的,小蝌蚪的嘴巴就长在脑袋前面。只不过由于蝌蚪太小了,所以不能太明显看出来。
教师手记
观察,是探究问题的重要前提。幼儿带着问题有计划的观察,不仅有利于提高观察能力,还能让他们在观察中自主找到答案。小朋友自己观察蝌蚪的外形特点,并想办法借助放大镜,发现了小蝌蚪是有眼睛和嘴巴的。由此可以看出孩子们对小蝌蚪的了解是浮于表面的,他们并没有真正观察和深入了解过。所以这次我们想要充分的利用大自然和周边环境,让孩子们通过真实饲养并细致观察记录等方法,来了解蝌蚪的生长历程。
03
科学喂养记
1
小蝌蚪死了
起床后,孩子们都围到了科学区,又有一只小蝌蚪翻了肚皮。孩子们对小蝌蚪开始了“抢救”孩子们用力地摇着小盒,没动。
琪琪用小嘴巴使劲的吹了口气,还是没动。
图图用小网轻轻地碰了碰小蝌蚪,可是它还是一动不动。
喂喂喂,小蝌蚪,你醒醒啊!
小蝌蚪一动不动……
最后,孩子们无奈地接受了现实,小蝌蚪真的死掉了。
2
我们的猜想
小蝌蚪为什么死了?
我们用渔网捞,小蝌蚪害怕死了。
可能是水太脏了,小蝌蚪就死掉了。
也可能是小蝌蚪不喜欢我们给它喂的食物,所以饿死了。
在我们的讨论中发现很多小朋友都认为是没有给小蝌蚪喂它喜欢的食物,小蝌蚪被饿死了。那小蝌蚪到底喜欢吃什么呢?我们要怎样保护它们呢?
每天给它换水,
陪它玩。
两天给它喂次食。
那小蝌蚪喜欢吃什么呢?
小朋友们亲自投放验证。
浮萍
水草
饭粒
面包屑
树叶
蛋黄
经过观察验证,孩子们得出蝌蚪对于食物的喜恶程度总结记录如下:
04
小蝌蚪成长记
在孩子们坚持每天认真喂养、观察下,小蝌蚪一天天长大了,一大堆问题也接连而来。
1
新的问题
小蝌蚪什么时候才能变成小青蛙呢?
为什么它们看起来都是小小的,黑黑的?
青蛙有四条腿,小蝌蚪为什么没有腿呢?
我的小蝌蚪什么时候才能长出腿?
小朋友们,猜猜看,小蝌蚪先长前腿还是先长后腿呢?
孩子们每天都会去观察自己的小蝌蚪,有时还用上放大镜,这样是不是看得会更仔细呢?
小蝌蚪们在一天天长大,孩子们的期盼也是越来越强,我的小蝌蚪,你什么时候能长大呀!
一天早上,科学区里突然传来一阵兴奋的大叫!
老师,老师,我的小蝌蚪长腿啦!你看看它长了两条后腿!
我的小蝌蚪怎么一条腿都没有啊!
我发现四条腿的啦!
长了四条腿,是不是就要变成青蛙了?
对呀,它很快就会变成青蛙了,只要它的尾巴消失了,它就会变成青蛙了!
2
周末抓蝌蚪去
让我们和老师一起去书里找找答案吧!
蝌蚪是完全变态动物,它的变化是属于生理需要,适应环境的需要。蝌蚪是雄蛙和雌蛙通过抱对的形式体外受精,卵生孵化而成的。蝌蚪没有四肢,用鳃呼吸。开始成长脱变时,为适应水里行动,蝌蚪是先长出后腿,再长出前腿。蝌蚪适应水中行动后,尾部逐渐缩短直至消失,变成青蛙。
最开始,我是一只快乐的小蝌蚪,我有大大的脑袋,长长的尾巴。
慢慢地,我长出了后腿。
后来,我又长出了前腿。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的尾巴也开始消失。
最后的最后,我就变成了小青蛙啦。
3
记录青蛙长腿的过程
??
教师小记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大自然和生活中真实的事物与现象是幼儿科学探究的生动内容。饲养小蝌蚪的活动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饲养过程中,幼儿对生命周期有了一定的了解。
05
它们怎么长得不一样啊?
1
发现不同
这天孩子们又在观察蝌蚪和“青蛙”。
小朋友们,你觉得蝌蚪是什么颜色的呢?
老师,蝌蚪是黑色的。
于是所有的小朋友都异口同声的说蝌蚪是黑色的。
在他们拿起放大镜仔细观察过后,都迫不及待地告诉我:
老师!蝌蚪身上好像不是黑色的,头是黑色的,但是它的尾巴有点淡淡的感觉。
于是我请他们又观察了另一个盒子里的小蝌蚪,他们一下子就兴奋起来,都叫着这个蝌蚪是黑色的!那个蝌蚪比较浅!
我们在观察灰色的蝌蚪和黑色蝌蚪到底变成什么的时候,由于小朋友对癞蛤蟆的前期经验不足,他们不知道癞蛤蟆是什么。于是当我出示这幅蝌蚪分两种的图时,小朋友都不知道黑色的蝌蚪长大了变成什么。
左边的这个是什么呀?是小恐龙吗?
2
老师进行了完整科普
可以通过后腿的长度来区分青蛙和蟾蜍。
看他们跳跃的方式。青蛙和蟾蜍都会跳,但是青蛙跳的更频繁、更高。
青蛙不仅跳的高,跳跃的跨度也很长。蟾蜍每跳一下,距离都很短,总共也跳不了多远。
3
再见啦,小青蛙
转眼间,蝌蚪变成小青蛙已经有好几天了。孩子们每天都去看看小青蛙有没有长大。
第一天
“老师,小青蛙一点也没长。”
第二天
“小青蛙还是没长?”
第三天
“有一只小青蛙死掉了。”
老师,我们还是把它们放回去吧,让它们回到它们妈妈的怀抱里吧!
好的,那我们把它们放回池塘里吧!
再见啦,小蛙!要好好长大哦!
教师小记
遇见小蝌蚪给了孩子们无限探索的机会,有蝌蚪陪伴的日子里,每一天都发生着有意义的学习故事。观察发现、探索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便是幼儿成长的过程。给孩子一点时间,一点空间,一起等待那些“有趣的故事”被发现。
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倡把学校的一切伸展到大自然里去。这次关于小蝌蚪的探究活动,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的好奇心和需求得到满足。在观察、照顾小蝌蚪,了解蝌蚪与青蛙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幼儿的经验,同时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认知素养。通过生命教育,孩子们体会到生命的宝贵,学会正确认识和看待生命。同时,对生态环境也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孩子们这片小小的饲养区角里,真的是收获颇丰……
END
:邹满军
:樊锐
:马云娟
:张先连
更多精彩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