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蝌蚪 >> 蝌蚪的天敌 >> 世界上最大的火山流纹岩地貌集群神仙居
神仙居,古代名山,古名天姥山,又名韦羌山。因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闻名于世,现为国家5A级景区。山上留有清朝乾隆年间县令何树萼题“烟霞第一城”,意云蒸霞蔚之仙居,景色秀美,天下第一。
神仙居地质构造独特,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流纹岩地貌集群,一山一水、一崖一洞、一石一峰,都能自成一格,形成“观音、如来、天姥峰、云海、飞瀑、蝌蚪文”六大奇观。神仙居景区分南海、北海两块,”西罨慈帆”、”画屏烟云”、“佛海梵音”、”千崖滴翠”、”犁冲夕照”、”风摇春浪”、“天书蝌蚪”、“淡竹听泉”被称为神仙居新八大景。景区南北两侧,为江南峡谷风光。
自北海索道上至南海索道下,数公里的旅程均在数百米的高空栈道上行进。其间依次行走在菩提道、般若道、因缘道、观音道、飞鹰道与无为道这六条道上。景区内负氧离子含量奇高,平均达2.1万个/每立方厘米,最高处达8.8万个/每立方厘米,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仙居县地处浙江东南部,台州西部,东连临海、黄岩,南接永嘉,西邻缙云,北与磐安、天台分界。面积平方公里,地行为“八山一水一分田”,总人口51万,辖20个乡镇(街道)。仙居距今约多年历史,公元年立县,最初名为乐安县,到了唐朝后期,公元年,改名永安。北宋景德4年,也就是公元年,宋真宗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卫,而多神仙之宅”,赐名仙居。
境内有新石器时代的下汤原始社会村落遗址;有填补中国东南空白的春秋时期广度古越族文字和汉代朱溪岩画;有世上现存最早的照明路灯——石柱灯;有建于东汉兴平元年的石头禅院,寺外有现存世界上最大的晋代摩崖石刻“佛”字;有高迁古民居及宋窑遗址等;皤滩古镇更是一个罕见的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致,保存完整,有“中国唐宋元明清时代的民俗民居活标本”之称。
神仙居作为仙居山水文化集大成者,最早的人文曙光可以追溯夏禹时代。景区内的“蝌蚪文”,传说其来历和大禹治水有关,带有神秘的原始气息,强烈地吸引后人的目光。汉晋、北宋时均有官宦组织人员探寻未果,今人探索方兴未艾。目前,蝌蚪文与夏禹书、红岩天书、巴蜀符号和东巴文字等一起被称为中国八大未破解的古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