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蝌蚪 >> 蝌蚪生活环境 >> 极度危险真菌病毒威胁非洲两栖动物
真菌病毒Chytridiomycosis是由Batrachochytriumdendrobatidis(Bd)真菌引起的,已导致全球数百种两栖动物灭绝,成为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脊椎动物疾病。令人震惊的是,目前41%的两栖动物面临灭绝威胁,其中非洲是唯一一个没有遭受这种疾病困扰的大陆。然而,FrontiersinConservationScienc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这种情况已经改变,Bd病毒已经在非洲范围内广泛传播,使研究人员担心疾病性下降和灭绝的两栖动物已经在非洲发生。
Bd是一种chytridiomycid真菌,极度具有传染性,适宜于凉爽湿润的栖息地。其孢子可以感染至少个不同的物种,包括蝾螈、蛤蟆、蟾蜍和特别是青蛙。该疾病很少杀死蝌蚪,但经常杀死成年青蛙,导致皮肤脱落、嗜睡、体重减轻,最终导致心脏骤停。
首次出现的真菌疾病暴发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北美西部,90年代末在中美洲和澳大利亚,21世纪初在南美洲。基因分析表明,除了被认为是大多数真菌病毒暴发的Bd-GPL(“全球流行系”)菌株外,今天还存在来自韩国、瑞士、南美洲和南非的至少四种(可能不太致命)的菌株。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首先使用定量实时PCR确定了来自喀麦隆、埃塞俄比亚、肯尼亚、莱索托、坦桑尼亚和乌干达的2,个博物馆标本是否感染了任何已知的Bd菌株。这些标本采集于年至年,并保存在加利福尼亚科学院、伯克利脊椎动物博物馆和哈佛大学的比较动物学博物馆。研究人员还对年至年在布隆迪、赤道几内亚、喀麦隆和刚果民主共和国捕获的1,只活体两栖动物的皮肤拭子进行了Bd感染检测。最后,他们审查了年至年期间的科学文献,记录了来自整个非洲的两栖动物是否感染了可见的chytridiomycosis病毒。总共,该研究分析了超过16,只两栖动物的病原体存在模式。
研究结果显示,数据集中最早的感染Bd阳性两栖动物可追溯到年的喀麦隆。自20世纪30年代至年,整个非洲的感染率一直保持在5%以下。但是,自年以来,感染率突然跃升至17.2%,并在年代进一步增加至21.6%。对于更多数据可用的国家,如喀麦隆、肯尼亚、赤道几内亚和布隆迪,这种感染率的跃升更加明显:例如,在布隆迪,多达73.7%的样本被感染。
南非是一个例外,早在年就发现了阳性样本,并且感染率相对稳定(包括当地菌株Bd-CAPE)从年代一直持续到研究结束。
作者得出结论,自年以来,非洲Bd的感染率显著增加,对整个非洲的两栖动物构成了新的威胁。最容易受到威胁的地区是非洲东部、中部和西部。
研究人员假设,自年以来Bd感染率的增加可能是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压力使两栖动物更容易感染病原体,或者是路径原体的气候包络发生了变化所致。此外,人类和货物的空运增加也可能是罪魁祸首。
研究人员呼吁进行有关病原体宿主交互作用的动态研究,进一步研究需要确定高Bd感染率区域的两栖动物是否正在经历暴发。虽然在野外消灭Bd是不可能的,但只要给机会,许多宿主物种就可以存活下来。由于这种病原体似乎被人类全球传播,研究人员认为我们有道义责任参与并尽可能管理和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