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蝌蚪 >> 蝌蚪的繁衍 >> 撼动世界4000年,不可一世的雅利安人,
北边是阿拉套山,南边是别珍套山。两座山形成一个喇叭口,绵延六七十公里。喇叭的开口向东,越往东越宽阔。
在喇叭的最西端,两山相叠,形成别红林达坂。达坂的西边,是哈萨克斯坦。这是世界最大的内陆国。达坂的东边,包括这个喇叭口,属于中国。
别红林达坂的雪山融水,汇聚成一条条涓涓细流,并最终汇合成一条小河。小河从山谷之间自西向东而流,最后流入艾比湖。这是一个被称作世界之肺的湖泊。
这条河就被称作博尔塔拉河。两山之间的峡谷并不平坦,两边高,中间低。千百年来,河水自行根据地势选择着河床。随着季节的变化,河水有时候大有时候小,而河床也经常变化。如果用千万年的延时拍摄,可以看到河流就像蚯蚓一样蠕动。但是变来变去,都离不开中间的洼地。
因为地势比较开阔,所以不管水量有多大,水流都是平静的,而且几乎是不上冻的。
并不是这地方有多暖和。相反,在这新疆东北部两山交界的地方,气候是非常寒冷的。有时候一年的平均温度在零度以下。但这地方有个特殊情况,那就是到处都是温泉。
据说温泉形成于造山运动时代。而造山运动距离今天已经3亿多年了。在3亿年前,地球表面动荡不堪。到处都是地震,到处都是火山,地面不停地开裂,又不停地合上。地心的岩浆不停迸涌出来,形成大大小小的火山。火山灰在空中弥漫不去,整个天地都是一片黑暗而炽热。
后来地表终于平静下来。大多数地表合上了,岩浆也不再涌出来。火山也逐渐熄灭,火山灰落回地面。今天地球上大量的火成岩,大多数就是当时火山爆发冷却而成的。
在博尔塔拉河谷,岩石封住了整个地表。从西伯利亚吹来的寒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层层剥离石头的外壳,侵蚀石头的纹路,磨砺石头的棱角。那些细碎的石渣掉落地面,又被一次又一次吹起,而最终形成泥土层。
所以山谷里到处都是鹅卵石,这是上亿年的风的杰作,所以山谷里的泥土总是有小石子,这也是风的杰作。是世纪长风,塑造了神奇的博尔塔拉河谷。
但是地表在逐渐平静的过程中,一些因为地震或者火山而形成的通向地心的孔道,并没有被完全堵塞。在博尔塔拉河所在的这个山谷里,根据分析,就留下了很多这样的孔道。
自然降水,雪山融水,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地表水,在流过这些孔道的时候就会渗进去,一直流到温度很高的地心。而这些水在终于遇到阻塞的时候,又会自行通过其他的孔道流出来。流出地表,这些水还带着地心里的温度。当然也附带着从地心溶进水里的各种矿物质。
这就是温泉。温泉是联通地表和地心的使者。我们研究温泉,可以了解一部分地心存在的现象。
而在博尔塔拉河谷,这样的温泉有多处。因此河流流经的这一个县也被命名为温泉县。当然这是今天的地名。这一片地方发展的历程,还有很多复杂的东西。
大概花了万年的时间,地表终于冷却下来了,山川河岳基本定型了,植被也生长起来了。据说那时候的植被集中于比较低档的蕨类植物。其中有一些梭罗树高耸入云,也有一些苔藓贴着地面生长。
而动物也出现了。地表形成了爬行动物的王国。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恐龙。这种动物最早出现于距今2.5亿年前。
在博尔塔拉河谷,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发现恐龙的相关遗迹。但是在恐龙的同时代,这里有过另外一种生物,那就是新疆北鲵。
恐龙以巨大著称。最大的恐龙有40多吨,每天要吃一吨的草。恐龙也以凶猛著称。一条食肉类恐龙,足可以毁灭一块地方的生态,杀死那一块土地上所有的动物。
那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然而生活在那时候的新疆北鲵,却异常柔弱。它们只有10多公分长,最长的也不过30公分。他们是两栖动物,在水里寻找比它们更小的虫子作为食物,在水草之间憩息。
有人把这种动物叫四脚蛇,因为它们长着4只脚。但是它们的身体并不像蛇,而像长出脚来的蝌蚪。它们可以在水里游动,也可以在岸上爬行。它们的身体是深灰色,在草和水之间能够很好隐藏。这是它们自我保护的最典型的方式。
新疆被你隐藏在草间,和草的颜色融合在一起,毫不违和。只有在走近的时候,惊动了它们,它们慌忙逃窜,才会被人发现。
新疆北鲵没有攻击性。甚至速度也不快,如果它们有天敌,它们是很难逃脱的。这么柔弱的动物,在那血肉纷飞的年代,是怎么群体生存下来了的?这是一个谜团。
最大的原因,可能还是这里实在太小,承载不了那些中小型的食肉动物。所以这一片土地上的新疆北鲵基本没有天敌。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温泉。这地方虽然寒冷,但因为到处都是温泉,地表水的温度并不太低。新疆北鲵又是冬眠动物,这样可以避过冬天最严寒的时候。
距今万年前,恐龙灭绝了。至于灭绝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气候的突然变化,有人认为是又一次集中爆发的火山和地震,当然还有人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不管是什么原因,对地球生态的影响都是致命的。
然而在横冲直撞的恐龙纷纷死亡的同时,纤细柔弱的新疆北鲵却活了下来。它们顺利跨越了那一场地球生态灭绝,当然还经历了之后无数次的寒暑煎熬,一直活到了今天。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