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

为什么小蝌蚪找妈妈刷爆朋友圈妈妈们说

发布时间:2022/5/30 17:34:39   

朋友圈里开始刷小蝌蚪找妈妈了

一时之间

故事和各种番外就火了!

《小蝌蚪找妈妈外传》...

小蝌蚪:妈妈,我可找到您啦妈妈:作业写完了吗?

小蝌蚪:走吧,她不是我们的妈妈。

原本以为故事已经结束了,没想到还出现了网友们各种版本的故事接龙——

补习班版

补习班升级版

无止欲望版

不做作业妈妈不爱你版

老爸必然是以反派的形象出现的~

还有外婆助攻版

二胎版

甚至还出了“番外篇”——

骗子版

圆满大结局版

最后,再来看看孩子怎么治你——

转发的麻麻们都被这组图逗乐了,可是笑完之后,又觉得刀刀中要害。

但在这一系列搞笑的漫画背后,也许我们也能看到自己的影子——焦虑的“青蛙妈妈”。让孩子参加兴趣班,画画、舞蹈、钢琴...我们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许很多人会说,孩子这样会很累。我们当家长的又何尝不累呢?

到底是因为什么,造成了这样一种普遍的现象呢?作为父母的我们,太过焦虑。

角色转换带来的焦虑

当今社会的父母,在成为父母之前,经验不多,难免会不知所措。因为不知所措,所以产生焦虑,焦虑的结果表现在,想让孩子每个都尝试一下,每样学一点,培养广泛的兴趣和才能,这是很多父母的心态。

与周围的人比较而产生的焦虑

别说是父母,现在整个中国社会都处在焦虑之中,父母把一部分的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回到家作业写完了吗,新学会了几个单词,钢琴考到了几级。别人家的孩子周末在上英语培训班,那我的孩子也要上。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期待孩子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许多家长从一开始就为孩子设立了人生的各种“小目标”,想要让孩子活成自己期待的样子。3岁的时候应该学什么,6岁的时候掌握哪些技能,钢琴考到几级,拿到几个奖杯,读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一切都要在自己的预设之中,也就理所当然地用各种作业、兴趣班来“揠苗助长”。

但是啊,亲爱的家长,请不要焦虑,因为教育是一次“静待花开”的过程,是一场优雅的放养。

那么,如何做到不焦虑地静待花开?

理解是首要条件

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不限制他的发展,也不拔苗助长,了解孩子的发展有其自己的节奏,不盲目和别人比较。你可以给孩子报兴趣班,但这是真正建立在“兴趣”和孩子年龄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在理解的基础上,我们才有“静待花开”的耐心和淡定。

送你一张孩子特长培养对照表

必要条件是无时无刻的自我积累

没有天生懂教育的老师和家长,父母要储备与孩子发展相匹配的专业知识,知道什么是孩子现阶段需要培养的关键能力,读懂孩子各个阶段的敏感期。有了足够的积累,才能知道什么时候可以“静待”,什么时候需要“干预”,如果要干预,可以怎么做。提升自己,我们才有“静待花开”的底气和能力。

最最重要的是爱与支持

如果孩子是一朵花,我们要用以爱来浇灌,给他们提供成长所必须的养分:信任、尊重、鼓励、支持、帮助……而不是假爱之名控制、限制他们的发展,更不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在成人的陪伴与默默耕耘中悄然完成的。

~~

部分图文源自网络,编辑整理公益分享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感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1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