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

莫言蛙女人不生孩子是最大的痛苦,女人

发布时间:2024/10/14 23:44:32   

《蛙》这部作品在年获得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这是中国文学界最高的奖项。可以说,《蛙》是莫言文学创作中的一座孤峰,一座意义非凡的里程碑。

书名“蛙”音同“娃”,形状如胎儿。此书讲述了从事妇产科工作近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形象描述了中国几十年来跌宕起伏的农村生育史。

姑姑在《蛙》中说了一句话,她说:

“一个女人不生孩子是最大的痛苦,一个女人不生孩子算不上一个完整的女人,而且,女人不生孩子,心就变硬了,女人不生孩子,老得格外快。"

她还说:”女人的地位是生孩子生出来的,女人的尊严也是生孩子生出来的,女人的幸福和荣耀也都是生孩子生出来的。“

作为妇产科医生的姑姑万心,为何会说这样的话呢?

万心是烈士之后,最初学的是接生,接生的第一个孩子就是“我”—蝌蚪,她总共接生了几千个孩子,被人们称为“送子娘娘”。

年,面临急剧增长的人口压力,开始了“计划生育”。

她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坚决推行“计划生育”,不论是谁,只要不符合政策坚决流产,甚至到了不近人情、残酷的地步,成为了个“恶魔”。

为了让孕妇流产,她在手术过程中造成孕妇不幸大出血,死在了手术台上的事故,她也因此被孕妇的母亲用剪刀刺在大腿上,但她依旧不改“初衷”。

当知道孕妇王胆想要乘着竹筏逃到外地去生时,在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追逐后,姑姑带领的计划生育队在河上追上了逃跑的王胆。

王胆羊水破裂,姑姑在竹筏上给她接生了一个女婴,但王胆却不幸死去。这一切,都丝毫没有动摇姑姑执行“计划生育”的决心。

为了帮助国家解决计划生育的问题,不惜一切代价整顿高密的人口问题,即使受到村人误解,埋怨,她也丝毫没有犹豫,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蛙”是一种生殖力旺盛的水中动物,又与“娃”同音,象征幼小的人类生命。

步入晚年之后,姑姑一直为自己在计生工作中所做的事情感到自责、不安,后悔、焦虑。罪恶感始终伴随着她,折磨着她。

她在晚年嫁给了一个捏泥人的民间艺人郝大手,通过郝大手捏出了被她扼杀在出生母腹前的胎儿,以此在这些泥娃娃面前烧香求得宽恕!

姑姑万心的晚年生活十分凄苦,灵魂不得安慰,生活在恐惧和不安之中,她把一切都归于对自己的惩罚。

整本小说,都在讲述“生育”这件事,所有的角色故事也都围绕“生育”发生,也为了“生育”付出鲜血和生命。

在小说里,似乎孩子就是女性存在的唯一价值,每个人的观念里,女人都必须要有孩子。女主角姑姑万心也是同样这样认为,才会说了那么一句话。

那么,合上小说后我又不禁在想,生育对于女性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女性生育是因为真的很想有孩子,还是因为大家认为需要有个孩子?

“蛙”可以说“娃”,也可说成女娲的“娲”。是娃娃刚出生时的一声啼哭,也是女娲娘娘造人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而姑姑晚年对蛙的恐惧,源自其内心深处对自己扼杀的两千多条娃娃生命的忏悔和不安。

在姑姑执法过程中,方式方法极不合乎情理,手段残忍冷酷,毁在她手下的婴儿就有两千之多,更留下众多支离破碎的家庭和失去母亲的孩子,人间悲剧此起彼伏地上演着,令人扼腕。

她说她的手上沾了两种血:一种是芳香的血,而另一种是腥臭的血。

这部小说以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真实地反映了“计划生育”在高密东北乡艰难推行的过程。

“姑姑”追求有计划的生育,不惜耗费了自己的青春与自己全部的精力,换来的却是后半生对“蛙”的恐惧。

莫言用《蛙》这部作品写出了那个时代的乱象,反映了一个真实的时代,反映了很多普通人的人性、真性。

塑造了姑姑、王仁美、王胆、陈鼻、王肝、小狮子等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笔法细腻,特别是书信加话剧的独特形式,更为人啧啧称道。

当你读懂了莫言,就读懂了人性,也会更懂得这个世界。

在《蛙》这部小说中,莫言运用叙事智慧,刻画典型场面,以呈现底层人物卷入宏大叙事和被时代裹挟的不幸。

展示了他们的尊严、生命等最有价值的东西被践踏、被毁灭的过程,并对人性、时代、伦理、道德进行了大胆揭示和深刻反思。

如同茅盾文学奖的颁奖词中所说的那样,《蛙》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莫言说:“作家要写灵魂深处最痛的地方。”确实,这是一部触及国人灵魂最痛处的长篇力作。

这本书内容震撼,给大家前所未有的感受。在这本书里,你会遇到不一样的莫言。

一起与这个世界上独特的灵魂相遇,不妨从《蛙》开始,了解我国文学,增长自己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点击下方即可购买好书:

L蛙莫言作品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精选¥4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785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