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蝌蚪 >> 蝌蚪的习性 >> 嶓冢山汉水源有个禹迹天书,上面八个字
嶓冢山汉水源名震天下,它的源头和出身本就神秘。没想到,还有个流传于世的禹迹“天书”,上面的八个字实在难认,到今天仍未破解出准确答案。有专家却分析出大概含义。您可知道“天书”写了什么?小编这就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嶓冢山又名汉王山,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境内。在《尚书·禹贡》中有记载:“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也就是说,嶓冢山代表着汉水的源头。汉江全长公里,为长江第一大支流。《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可别小瞧了她,汉江也是汉朝的发祥地,故此,她的源头就有着不可估量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现如今的许多名词——“大汉民族”、“汉文化”、“汉学”、“汉语”,都是因有了汉朝才定型的。
嶓冢山能够孕育出流淌在秦岭南麓的大江,即使在工业化空前的今天,它依然如诗画般地清澈、安宁、美丽。循着清澈的溪水逆流而上,在绝壁千仞的悬崖半腰,赫然出现一个石牛洞,它也是嶓冢山的景点。传说,大禹治水时,洪水滔天,滚滚江流穿过嶓冢山而下,衷心的牛为了救主人大禹,主动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洞窟,化身为这块状如卧牛的钟乳石。只见石牛身下,一线清泉淙淙流淌,这里,就是汉江的源头。
再看石牛的背上,有八个状如蝌蚪的文字。传说,它们是大禹表彰石牛勒石记功留下的。仔细看去,只觉得非常迷茫——文字模糊不清,一条条痕迹拧成一团,字迹在中国历史毫无联系。难道是甲骨文?有甲骨文专家前去解密,却给出了否定答案。难道是蝌蚪文?有古文专家再勘测,也给出了否定答案。它们到底是什么字迹?众人翻破了资料,挠破了头,也没有头绪,干脆叫它“禹迹天书”,认定它为独立于汉字体系的另一种字体算了。
千百年来,石牛背上的八个大字成了“悬案”,谁也没办法找到它的字体。不过,有人却另辟蹊径——不仅在于它写的是什么字,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哪些重大信息?是了,众人最开始的目的就是破解文字信息,想要知道它表达了什么,却在字体上纠结,反而忘却了最初的目的。既然只是想了解它的表达信息,有人便一个字一个字地研究它。
首先第一个字——歪歪扭扭,如“风”似“浩”。根据中文“风”的含义,为鸟飞翔,后来演化为凤字旁,里面为云气、为虫的造字。所以,“风动虫生”故字从“虫”。“浩”的含义,它为水为声,广远浩瀚之意。
第二个字,笔画拥挤不堪,勉强看出它如“氣”似“范”。“气”在中文里,为三清之气,在天为明,扩散飘逸自然之气流,在地为万物。“范”在甲骨文缺失,不过在金文中,指的是王者身边持香草祭祀之人。
第三个字笔画简单,却潇洒肆意,似“长”如“永”。“长”在古文中造的较多,有长发飘逸拄杖老人的含义,象征着精神。“永”,其实“泳”的本义,就是河川分出众多支流。
第四个字潦草不堪,让人分辨不清,只能看出它如“在”似“存”恍“留”。“在”在甲骨文中没有解释,在金文中,表达的是有屋有居,表示存活,指的生活空间。“存”在甲骨文中也缺失,在金文中属于有子孙的意思,指的时间上延续。而“留”在古文中,也表示了停留的地方,非常有趣。
第五个字似“皇”似“王”。古文中,“皇”就是王,头顶的白,就是闪光的王冠。而“王”字,与天与土与斧相关,代表开辟土地。
第六个字笔画飞舞,形象的汉字更多,如“盖”似“之”恍“者”。首先,“盖”在古文中为护罩的意思,它的下面有盒,本义为香草遮盖屋。“之”原本的意义更直接——出生、滋长,表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者”在古文中意义就多了,与火、与木、与日与口等有关。相当于“这”“那”。
第七个字形象明确——为“昆”。“昆”字上面一山,下面日月,意为山比日月高。
第八个字也很明确——为“斋”。“斋”字在甲骨文中代表“仑”,有商讨的准则,梳理的条理与伦次等意思。
根据整合,八个字分别为风,浩;范,气;长,永;在,存,留;皇,王,帝;盖,之,者;昆;仑。最后的组合:浩气(长永)(在存留),(皇王帝)(盖之者)昆仑。风范(长永)(在存留),(皇王帝)(盖之者)昆仑。在表达的所有意义中,“浩气长存,帝盖昆仑”与“风范永留,帝之昆仑”最合适。究竟哪一个是准确答案?它们的推测是不是真的?还需要文字学家研究。希望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的进步,谜底可以早日被揭露。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冯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