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蝌蚪 >> 蝌蚪的习性 >> 参观全国四大书院之首的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位于湖南省衡阳市蒸水河与湘江的交汇处的石鼓山,衡阳市的石鼓区的名字就取自石鼓书院。书院始建于唐元和5年(公元年),在余年历史长河中,一直是讲学问道之所、如今是觅石探幽、游览休闲于一体的文化旅游胜地。千百年来,文人骚客纷至沓来,把酒临风、吟诗作赋、石鼓文脉绵延千年。
唐朝时,衡阳秀才(唐朝时秀才为最高荣誉,相当于21世纪“院士”)李宽见石鼓山林木葱郁,湘江、蒸水、耒水三江环绕,在如今的合江亭旁建房,取名为“寻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在此悉心读书,为石鼓书院之雏型。宋至道三年(公元年),衡州人李士真拓展其院,在石鼓书院内开堂讲学、广招弟子,使石鼓书院成为正式的书院。宋代太平兴国2年(),宋太宗赵光义赐名“石鼓书院”。宋仁宗景祐二年(公元年),朝廷赐额“石鼓书院”,与河南省商丘市的应天书院、江西省九江市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并称全国四大书院。石鼓书院是中国唯一两位皇帝赐匾的书院。
石鼓书院是一座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共和国七朝的千年学府,书院虽在历朝代战争中多经损毁,但同时屡经扩建修葺,文脉得以绵延。年7月,石鼓书院在衡阳保卫战中毁于日军炮火。年,衡阳市人民政府恢复清代格局,重建石鼓书院。如今石鼓书院面积平方米,书院三面环水、四面凭虚、地理位置独特,风光秀丽绝美,绿树成荫,亭台楼阁,飞檐翘角,江面帆影涟涟,渔歌唱晚,自古有“石鼓江山锦绣华”之美誉。主要建筑有武侯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七贤祠、敬业堂、合江亭等。
来到石鼓书院前,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一颗银杏树,不由得想起宋代诗人葛绍体《晨兴书所见》“等闲日月任西东,不管霜风著鬓蓬。满地翻黄银杏叶,忽惊天地告成功。”的诗句来。
院前金色的银杏树如今,石鼓书院是免门票的,凭身份证领取参观卷。
书院远眺进检票口,走过长廊,映入眼帘的是禹碑亭。禹碑亭亭柱上题着一副对联:“蝌蚪成点通,天地衍大文”,此联为中国现代著名书法家史穆所提。但碑文上的蝌蚪文,我能猜出的真的没几个。
石碑上的蝌蚪文您可认识?穿过禹碑亭,书院的大门就在眼前了。篆书对联“修名千佛上;至味五经中”我也是看了右边的说明才全看懂的。这副对联道出了石鼓书院与道教文化颇有渊源,同时以“四书五经”作为正统教育教材,是对石鼓书院的真实写照。
石鼓书院大门进大门后,首先看到的是右边的石鼓。
石鼓书院怎能缺石鼓呢石鼓书院书院立有高约两米石鼓。晋时庚仲初《观石鼓书》云:“鸣石含潜响,雷骇震九天。”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则载:“具有石鼓高六尺,湘水所经,鼓鸣则有兵革之事。”石鼓山峻峭挺拔,风景奇异,历有湖南第一名胜之称。
大门的左侧是书院展厅,图文并茂详细介绍石鼓书院的发展历史、扩建修葺的主要年代、山长主讲选录、名流讲学、要员讲学、培养的栋梁之才等内容。我阅历不够,只知道夏明翰。
长长的名单好多举人进士参观完四间展厅,抬头才是书院的主要建筑。
院内建筑布局方正对称左边是李忠节公祠。南宋德佑元年,元军将犯,李忠节临危受命,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率领军民抗击元军三月有余,城破,举家殉国。李忠节公祠就为纪念李忠节的高风亮节而建。清同治年间兵部尚书彭玉麟为李忠节公祠题联,赞扬了李忠节铁骨铮铮,为民族大义的牺牲精神。
李忠节公祠对联是对李忠节的褒奖李忠节公祠的右边是武侯祠。武侯祠为纪念诸葛亮而建。东汉建安十三年(),刘备任荆州牧,诸葛亮以军师中郎将驻临蒸(今衡阳),督办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军赋,住在石鼓山上。后来人们在临然驿旁建武侯祠以供祀享。
武侯祠武侯祠门柱有对联“心远地自偏,问草庐是耶非耶,此处想见当日;江流石不转,睹秋水来者逝者,伊人宛在中央”。上联为诸葛亮回忆刘备“三顾茅庐”的情形;下联为诸葛亮观前实景之感慨。我却想到了琼瑶的秋水伊人,想到了《在水一方》的佳人了,惭愧惭愧!但在这秋色正浓的美景中,有此想法也不奇怪吧。
渔舟唱晚穿过两祠堂,拾阶而上,大观楼跃入眼帘,在大观楼前是巨幅的孔子塑像。表达了余年来儒家文化对石鼓书院的影响。
大观楼大观楼内“书院七贤”画像依次排列,正是他们这一群文人雅士的贡献才有今天的石鼓书院。大观楼前的门柱对联“坐对岳云开,权将小阁重楼当他广厦俯临湘水去,却喜渔歌桡唱当我书声”。说的是这里正是念书的好地方。
大观楼的对联大观楼的后面就是合江亭。所谓合江,意思就是蒸水河与湘江交汇的意思。秋意正浓,树叶把合江亭三个大字都遮住了。
秋色正浓合江亭后面就是两江交汇处合江亭外侧门柱对联,是明代江西吉安进士邓淮写的,“石鼓双江水昌黎一首诗”。
合江亭内侧门柱对联,是清代衡阳进士祝詹溪写的“广厦构众材,报道蛟龙腾浪去两水夹明镜,合信风月入亭来”。
两副对联分别说明了石鼓书院及合江亭的地理位置的特点记风景之秀美。
站在合江亭上,极目远眺,江水悠悠,似乎在轻轻地讲石鼓书院那永远都说不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