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

唐尧的传说与真实史实

发布时间:2025/3/20 13:00:32   

《尚书》尧典等篇章叙述了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在中国古代,尤其是儒墨两大学派,都推崇三个帝王。关于他们的传说和事迹,在史料和文献记载上比黄帝、颛顼、帝喾要多得多。最早记载尧活动的典籍应该是《尚书》中的《尧典》篇,其文记载:

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曰若稽鼓,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孽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固,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餞纳日,平秩西成。霄仲,星虚,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无毯,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卯,以正仲冬。厥民奥?,鸟兽氄,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六旬有六日,以润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帝曰;“畴咨若时登庸?”放齐曰:“胤子朱启明。”帝曰:“吁!嚣颂可乎?”帝曰:“畴之若予采?”欢兜曰:“都!共工方鸠僝功。”帝曰:“吁!敬言庸违,象恭涛天…”

从《尚书》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尧做了许许多多的业绩,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功勋卓著的贤君

他善于治理国家,生活节俭朴素,思想高尚,品行非凡,礼贤下士,百姓对他敬仰、尊重、崇拜。他扬善惩恶,敢同邪恶势力作斗争,明察秋毫、辨别是非能正确地处理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关系,协调各方诸侯归顺朝廷。在他任职期间国泰民安,特别是他在选举继承人的重大问题上,表现出非凡的政治上的洞察力,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和爱戴。总之,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君王。

其次,尧在位期间制定了天文、历法和节令。古代人把天象分为二十八宿,东方苍龙:角、亢、氐、亢、房、尾、箕。北方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奎、娄、胃、昂、毕、觜、参。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用二十八星宿来测定季节、时令的变化。朱雀七宿黄昏时出现在天的正南方,这一天定为春分。苍龙七宿中的火星黄昏时出现在南方,这一天定为夏至。北方玄武七宿中的虚星,黄昏时出现在南方,这一天定为秋分。西方白虎七宿中的昴星,黄昏时候出现在正南方,这一天定为冬至。

根据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又测出一年有天(闰年),有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即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署、大署、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宿、黄道十二宫、二十四节气排列如下:

十二宫二十八宿岁星十二次黄道经度二十四节气《礼记.月令》

白羊宫(娄、胃)降娄(戌)0—30°惊蛰、春分仲春之月,日在奎、昏弧中。

金牛宫(昂、毕)大梁(酉)30°—60°清明、谷雨季春,日在胃昏,七星中。

双子猎户(觜参井)实沈(申)60°—90°立夏、小满孟夏,日在毕、昏、翼中。

巨蟹宫(鬼)鹑首(未)90°—°芒种、夏至仲夏,日在东井、昏、元中。

长蛇宫

(卯、星、张)鹑火(午)°—°小暑、大暑季夏,日在柳、昏、火中。

巨爵、乌鸦宫

(翼、轸)鹑尾(巳)°—°立秋、处暑孟秋,日在翼、昏。

室女、天秤宫寿星(辰)°—°白露、秋分仲春,日在角、昏、牵牛中。

天蝎宫(房、心、尾大火(卯)°—°寒露、霜降季秋,日在房

昏、虚中

人马宫(箕、斗)析木(寅)°—°立冬、小雪孟冬日在尾、昏、危中。

摩羯宫(牛)星纪(丑)°—°大雪、冬至仲冬,日在斗、昏、东壁中。

宝瓶宫(女、虚)玄枵(子)°—°小寒、大寒季冬,日在婺女、昏、娄中。

飞马、仙女宫

(危、室、壁、奎)諏訾(亥)°—°立春、雨水孟春,日在营室、昏、参中。

古人观测节气主要是依据太阳的变化,同时也注意到周围自然界和各种植物、动物的变化。《史记》中记载的十分详细,天象有专门管天的官员来掌管,尧时的羲和、羲仲就是掌管天象的官。尧命令他们要敬授民时,顺应昊天,就是说要掌握节气和自然的变化,适应社会的需要。在一年四季中春天称为苍天,夏季称为昊天,秋季称为旲天,冬季称为上天。当春天来临时,万物伊始、生机勃发,元气为之上升,滋润着自然界一切有生命的东西。

尧命羲和顺应昊天是因为尧时敬天以顺民意,祭天以唤民心。他制定的历数之法,是用来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历数之法是日之甲乙,月之大小昏暗明亮,日月交汇的时候来定其天数,制定月历、年历。就是说要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变化,根据星辰运行的轨迹来制定历法。“敬授民时”是说天子要看天上的四星,张、火、虚、昴来判断社会是否稳定,民意是否顺畅。在春季要看“张”这个星的变化,如果它运行到昏这个位置,就可以播种了。在夏季要看“火”星的变化,在秋季要看“虚”星的变化,在冬季要看“昴”星的变化。

总之,一年四季各有星象来主持人间的事物,这就是我们说得“天不变道亦不变”。天象和季节不能违背,到了什么季节就种什么庄稼。唐代的张守节说:“三春主东,故言日出。耕作在春,故言东作。命羲仲道训万民东作之事,使有程期。”《历象考成》曰:“岁差之数各不同,虞喜以五十年差一度,刘宋何承以百年差一度,祖冲之以四十五年差一度,隋刘焯以七十五年差一度,唐付仁均以五十五年差一度,以周天三百六十度,每度六十分,每分六十秒约之,得每年差五十二秒半。元郭守敬因之,较诸家为密,今法实测晷影,验之中星得七十余年而差一度,每年差五十一秒。”由此累计每年三百六十六日。尧时已经推算出岁差,可见当时的天文学研究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二、任人唯贤的帝王

尧帝在继承人的问题上十分谨慎,他首先争取属下的意见,问谁可以继承他的王位,大臣们说你的儿子丹朱可以呀,尧说不行。尧又问,还有谁可以继承王位,又有人推荐共工,尧说他也不行,现在天下洪水泛滥,老百姓十分忧虑,听说有个叫鲧的人可不可以重用,大臣们说这个人可以用,尧说那就让他来试试吧!经过几年的治理,鲧不但没有治理好洪水,反而洪水泛滥成灾,尧不得不重新考虑继承人的问题。有一天尧问手下大臣,我死了之后谁可以继承帝位呢?大臣们异口同声的说有一个叫虞舜的人可以继承您的王位,尧说我听说过这个人。大臣们说舜这个人德才兼备,品质高尚,他的父亲顽固,母亲蛮横,弟弟傲慢,他确能和家人和睦相处。尧说我先考验他一下,于是就把两个女儿嫁给了舜,舜对妻子以礼相待,家庭关系处理得非常好,尧说我的继承人就选舜了。

在《庄子》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尧正在为继承人的事情着急,一天他召见大臣许由,对他说:“现在国家需要你出来治理,就像久旱的禾苗等待雨露的滋润。我已经老了,我的位置形同虚设,你的才华和智慧可以治理好国家”。许由说:“天下已被你治理得有条不紊,而现在让我来管理,这是名不正言不顺啊!你想大鸟藏在深山老林,它筑的巢也就是一棵树枝而已。偃鼠到河边饮水,只是为了饮饱肚子以水解渴。假如你把王位让给我,我不能为天下老百姓做事。反而耽误了国家的大事,你听说过越俎代庖的故事吗?我如果这样做,就会被天下人所嘲笑”。

尧又请许由出任九州长,许由不想再听这件事了,干脆跑到颖水河边洗耳朵,正好赶上他的朋友巢父放牛路过这里,看见许由在洗耳朵,就问他在干什么,许由说:”尧让我任九州长,我不愿意做,也不想再听这件事,所以就来洗耳朵”。巢父说:“你如果躲进深山老林,道路不通,世人找不到你那就好了”。许由明白了他的意思,举家老小搬到箕山下的颍河边,过起了躬耕自织的生活,从此远离尘世,再也不露面了。许由悠然自得,其乐融融,还写了一首箕山之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登彼箕山兮,瞻望天下,山川丽琦,万物还普。日月运照,靡不记睹,游牧期间,何所却虑?叹彼唐尧,独自愁苦,劳心九州,优勒后土,谓予钦明,传禅易祖,我乐何如,盖不盼顾。河水流兮缘高山,甘瓜施兮叶棉蛮。高林肃兮相错连,居此之处傲尧君。

尧让位给许由,许由不禅帝位而放浪于山水之间,情述于大自然的怀抱。尧让位给子州支父,子州支父:“尧让位给我不是不可以接受,可是我有忧郁症,不能担当起大任,我没有时间来治理天下,治理天下的大任不是普通人所能胜任的,如果平庸的人能够胜任,那就是害了当今的天子啊”!传说后来尧把帝位让给了巢父,巢父说:“你统治天下就像我放牛一样,是各得其所,你怎么能把这样的重任给一个放牛的呢”?于是巢父牵着自己的牛逃走了。

最后尧只好把帝位让给治水的鲧,尧内心不太中意此人,只是大臣们苦苦相劝,才不得已而为之。鲧的治水方法是用土石封堵江河,结果导致江河湖海泛滥成灾,他自己也死在羽山。传说尧在继承王位的问题上经过多年考量,审慎的选人,最后终于选中了舜来接班。这是他在王位继承上任人唯贤的重大举措,打破当时传统的父子相继的世袭制,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体制改革。这在古代帝王中是绝无仅有的。

三、传奇一生的国君

帝尧陶唐氏祁姓,他的母亲叫庆都,尧生在丹陵,名字叫放勋。传说庆都的母亲是大帝的女儿,曾经在三河这个地方长大。有一天她在河边玩耍,遇上了暴风雨,天空上电闪雷鸣,她躲在一块大石板上,突然感到肚子痛,血流到石板上,于是就生下了庆都。庆都长大以后,大约长到二十岁,寄养在伊长儒的家,有一天,她也到三河边玩,突然狂风大作,有一条赤龙从河里腾空而出,身上背着图,图上画着一个人,穿着红衣服,头发有七尺长,脚上长着翅膀,庆都感到有了身孕,后来庆都生了尧。

尧出生时,龙颜日角,眼眉中间有八彩,尧十岁就辅佐帝挚,他被封于陶唐这个地方,二十岁时登基,建国都在平阳。当时有人评价他:“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平章百姓,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尧一生克勤克俭,素衣素食,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他每天吃的饭和菜只有一种,他用的餐具都是泥土烧制的,他不讲究排场,生活简朴,用自己的言行来感化百姓,老百姓都称尧为父母,尊奉他为贤君。

后羿射日的传说发生在尧的年代。相传当时的天上十日并出,所有的庄稼全都干旱而死,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造成颗粒不收,老百姓没有粮食吃。尧就命后羿去杀死鑿,并杀死了九婴(传说是一种很凶猛的水怪),然后让后羿射掉天上的九个太阳,杀死蟒蛇等怪兽。从此之后,九州安宁、风调雨顺。尧还是音乐的创作人和乐器的发明者,他命一个叫质的人做乐器,质模仿深山峡谷的各种鸟兽声音创作乐曲。尧还发明了一种打击乐叫槃石,声音特别铿锵有力,他叫鼓叟发明了十五根弦的琴瑟,创作了《大章》等歌舞乐章。传说尧还创作了一首赋,叫作《神人旸》。原文是:清广穆兮承予宗,百察肃兮子寝堂,醊祷进福求年丰,有*在坐敕予为害在玄中,钦哉昊天德不隆,承命任禹写中宫。

尧在世时候有许多的传说,相传当时的宫廷里长了一种小草叫“历英”。这种草很奇怪,每月初一长出一个豆荚,以后每天长出一个,正好到月中长出十五个,然后过了十五天以后,每天落一个,一直到月底落完。如果是小月二十九天,它就剩下一个豆荚在上面。这种长在宫廷的吉祥小草,就是尧的日历,给农耕、祭祀等活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还有一种草,它的叶子像一把大扇子,能够随着自然的风摇动,象风扇一样可以带来清凉的风,还可以驱走苍蝇、蚊子,吃剩下的饭菜也不会变坏。

据说当时还有一种神龟,叫“龟历”。传说生活了十几万年,龟的背上有蝌蚪文,记载着人类有史以来的历史和帝王的年表。尧在位时可以说是政通人和、天下太平,那时凤凰飞到了宫廷,甘露降到大地,吉星出现在天空,泉水涌现在枯井,各种吉祥之兆都纷纷而来。尧在位的七十多年里,没有发生大自然灾害,老百姓安居乐业。尧不仅自己是一个好的国君,他手下的大臣也个个尽职尽忠,不论是做农师的后稷,做法官的皋陶,还是做乐工的夔和做司徒的舜,都能克尽职守、尽心尽力为老百姓服务。《吕氏春秋》对尧的功绩作了客观而公正的评价:

“欣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此尧之初正也。历数之起尚矣,庖牺氏画八卦以应气候,炎帝分八节以纪农功,造律吕、作甲子、定闰余,少昊命鸟师以司分至启闭;颛顼建孟春以为历元。及尧即位,惧前法制未备,岁久治差移也,始为历象之法,察日星,均四时,顺民情,验物理,而畴人分职之事,必谆切告诫之,可谓至慎至祥矣。且帝之所以首重其事者,何也?人君代天理民,非敬天无以图治,非宪天无以出治,非奉天无以成治,帝惟以兢业钦若之心,懔乎之兆民之上,以天道为君道,是以百工允釐,庶绩咸熙,行行五十余年,休祥竝臻,童叟歌谣,治之极也,极治之后,会有一乱,顾帝以钦明之德,致时雍之化,乱胡由生,天降洪水,下民昏垫,胤子不肖,鲧绩无成,凡此者,皆天也。而在朝旧臣不过共、驩之等夷,帝是以忧惶咨询,务得可以巽位之圣人,然后明扬师锡,举舜而荐之天焉。凡此者,亦皆天也。而说者曰,四凶在朝,尧不能去,元恺在野,尧不能用,此非尧之不能也,当舜未登庸之时,共驩诸臣,类有鸠功任事之才,凶蹟未著,圣人何为无罪而行诛?仰帝所汲汲咨求者,得舜而授之以政。既得舜矣,考绩黜陟典,悉以委之,所去所举,尤以为帝尧之心为心,而尧何庸有事哉?惟时禹、皋、稷、契、咸奏硕功,元恺之流,因才授职,最人斯得,野无遗贤,于是舜之德莫非尧之德,群下之功莫非尧之功矣。今之言至治者,必推唐、虞之际,而不知尧舜之时,乃能转乱以为治,又能因乱以成治也,二十八载之后,尧之与天下,宜若相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87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