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蝌蚪 >> 蝌蚪的种类 >> 线上学习有意思健身有提醒,看书变听书
四川在线记者李寰
开展线上教学,老师讲授知识的同时,如何让课堂变得有趣而不枯燥?如何避免学生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记者通过对成都市多所学校的采访,探寻了多种有趣的在线教学方式。
居家上课,不能放松体育锻炼
每天上午和下午,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的学生们都分别有半小时在家运动的时间,这是学校安排的“大课间”。
武侯实验中学副校长赵毅说,学生居家学习期间,容易放松体育锻炼,学校“大课间”引导学生做一些适合在家里完成的锻炼动作,如深蹲、开合跳以及俯卧撑等。为了确保学生真正锻炼到位,学校利用“智慧体育”平台,通过手机摄像功能,捕捉学生在锻炼期间的动作,对于动作完成不规范的,系统还会提醒学生重新完成,督促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体育锻炼。同时,体育老师还会根据系统的反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锻炼指导。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学校都十分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对线上体育课作了周密的安排。
青白江区实验小学北区,老师们给学生制定了每天不少于1个小时的运动目标,除了必选项目之外,学生可以根据兴趣自由锻炼,并设置了亲子锻炼时间,通过学生运动带动整个家庭的运动。“体育锻炼是一种习惯,我们应该为孩子们培养终身运动的良好习惯。”该校校长程辉表示。
保护视力,从“看”书到“听”书
为了减少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石室天府中学附属小学鼓励老师们开发“听”的课程,让学生在网课期间“听书”,尽量减少“看书”。
据学校副校长毛丹介绍,尤其是对小学低段学生来说,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是最重要的。为了避免学生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保护视力,在启动网课教学时,老师们就纷纷出谋划策。有人建议,学习“广播”的形式,让孩子们不要长时间盯着屏幕,而是跟着老师的声音开展学习。
二年级语文老师、教研副组长何艳为同学们讲《小蝌蚪找妈妈》的课文,老师将小蝌蚪的“萌”、找不到妈妈时候的焦虑,用声音演绎得栩栩如生。坐在电脑前的学生,被老师惟妙惟肖的声音深深吸引。毛丹说,“听”书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方式,同时也能够保护学生的视力,一举两得。
引入“游戏”,增加网课吸引力
如何让课堂更有“吸引力”?各学校可谓是“大显身手”。成都七中初中学校在英语课堂上引入“游戏”,老师们让学生观看一分钟的英语小视频,然后设置问题,让同学们抢答。同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提升在线学习的效果。
老师正在录制视频。
青白江区实验小学结合学校校歌——《顺木致性成栋梁》的旋律以及不同年级阶段学生的个性特点,引导学生利用杯子跟随校歌的节奏打节拍。杯子的碰撞声被融入到了校歌之中,形成一段段轻松、愉快的音乐。这样的形式深受同学们的喜欢。现在,学生还利用杯子开发出舞蹈动作,参与性空前高涨,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