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蝌蚪 >> 蝌蚪的种类 >> 文化评析寻找儿童电影新一春
日前,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发布“中国儿童电影百年百部经典”榜单,《三毛流浪记》《大闹天宫》《鸡毛信》《小蝌蚪找妈妈》《小兵张嘎》位列前五,均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作品。而在朋友圈,不时刷屏的“暑假给孩子看的10部动画电影”“部高分少儿影视剧”中,国产作品也寥寥无几。
“国产真人类儿童电影,为啥儿童不爱看”,这个困扰整个行业的问题虽显尖锐,近年来似乎也提得越来越少了。可是,儿童电影真的消失了吗?据统计,近10年来,中国平均每年生产近50部儿童电影,可惜除了一些大制作的商业动画,大部分儿童电影从拍摄到上映几乎都悄无声息,很多电影甚至没有获得与孩子见面的机会。破局之路在何方?
有专业人士称,“儿童电影”并非电影类型,像好莱坞就只有“合家欢”电影,只要中国影人能做出一家人都看得开心的电影,就算“劳苦功高”。“合家欢”电影似乎是破局的途径之一,但反观《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等“票房霸主”依然没能让家长孩子双双满意。而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0-14岁的人口超2.5亿人,占总人口的17.95%。中国拥有全世界第二大的儿童群体,要满足人们对“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弱有所扶”日益增长的需求,便无法忽视儿童的精神文化世界,或仅停留在“给家庭生活添点料”的简单娱乐层面。否则,成人语态的短视频和低幼语态的动画依旧将成为孩童最主要的影像“食材”。
儿童电影高质量发展,应尊重“儿童本位”。儿童文学理论家班马曾说:“顽者非劣,正是儿童精神和少年状态的重要表现特征”,在“玩”和“顽”的深层机制中,暗含着生命冲动与成长能量。但是,很多以儿童为主角的影片并未真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4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