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蝌蚪 >> 蝌蚪的种类 >> 此人寻仙问药时得一天书,秦始皇因书中五个
历史演义小说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重要文献类型之一,其以历史为骨,素材大部分取自于正史,然后以说讲历史故事方式将事情娓娓道来,虽然演义小说讲的是历史事件,但演义小说的素材有一部分也取自于或野史、或民间传说,再加上作者不同程度上的虚构情节内容,使得演义故事更加的精彩,好看。故而在看历史演义小说之时,需要分清其并非正史,也就是说不能全然当历史看,即不可不信,但也不能全信。
历史演义小说很多,最有名的莫过于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很多人把它当做历史来看是不对的,其中有着许多虚构的事件情节,那么它到底有多少是真实历史,又有多少是虚构的。悔昔认为此话说的还是比较中肯的,就是:大部分章节只能达到七分真实,三分虚构。《水浒传》、《杨家将》、《说岳全传》等等历史演义小说皆有许多虚构的地方。
演义小说作者为了让作品更加的饱满、可看、艺术造诣丰硕高大上,所以往往在不违背历史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大胆虚构,或虚构事件情节或人物。《西汉演义》乃明代钟山居士甄伟所著,该书大部分与历史相符,少部分在历史事件之上进行了艺术加工,虚构一些缘由。例如在历史事件秦始皇派遣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之事件缘由上做了个很有意思的虚构,那么如何有意思的虚构呢?且听悔昔继续道来: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自统一六国后,有一事非常的挂怀,就是欲求长生,于是便有了派遣徐福东都去蓬莱仙岛寻仙问药,可是谁想到,这徐福一去便不返了。关于徐福去外海求仙丹的传说很多,悔昔在此不多言了。这秦始皇等啊等,始终不见徐福回来,急啊,于是他又派了一人前去出海找徐福或是继续寻仙问药,此人叫卢生,跟徐福一样也是个方士。这卢生出海找了许久也没有找到徐福,便准备回去复命,可是一想,任务都没完成,回去还有命吗?于是到陆地上往深山老林(遍访仙人真迹,以求能得个奇遇。
没想这卢生挺幸运的,在深山老林绝顶之上还真遇上了个高人,这个高人,蓬头垢面,躺在一块大石头上。卢生一看,这人肯定是高人吗,不然,凡人怎么可能居住在山顶上。于是很有礼貌的向他讨教。那人看见对他行礼就问了:“你是谁啊,来这做什么?”
卢生回答说:“我是秦始皇派来的,到这里来访仙人,就长生不老药的!”这人一听就笑了,说世间哪有什么长生不老药,人到一定的时候就会死的,“天数已定,大限难逃”。卢生觉得这人说话不一般,再三恳求高人指点迷津。这高人看卢生诚恳,于是起来,用手推开他身下的大石头,竟然现出个洞。那高人走进洞中取出一本天书,书名叫《天箓秘诀》,将其给了卢生,让他回去将书给秦始皇看,始皇一看便知晓生死之迷了。
这卢生得到书后就回去了,他把书交给了秦始皇,说是仙人给他的。始皇打开书一看,里面很多都是蝌蚪文,看不懂啊。秦始皇就让李斯翻译,翻译后里面有句话写道:“亡秦者,胡也”。秦始皇看后,思念三番,觉得这胡乃北胡匈奴,将来会灭掉秦国。
这还了得,于是秦始皇一声令下,命蒙恬征调民夫八十万,北上修筑长城,以抵御北(胡)匈奴的入侵。
世人都知徐福是秦始皇修仙求长生的方士,却不很少听闻这卢生亦是如此。但这卢生在历史上却比徐福臭名昭著,徐福负了始皇一人,这卢生却负了天下之人,历史上所谓的“焚书坑儒”的血案牵发者之一,始作俑者。
故而,虚构使得演义小说更加的有声有色,更加的艺术上饱满,耐人观看!就好比这卢生寻仙得书的虚构!(文:潘悔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