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蝌蚪 >> 蝌蚪的种类 >> 永宁山古寨香炉寺乾坤湾黄河画廊行,
作者|寒江雪
(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永宁山古寨。
永宁山,又名大石楼山,位于陕西省志丹县永宁镇,逶迤洛河,环绕其侧,海拔米,东西走向,长2.2公里,宽1.5公里,全为红砂石质,气势雄伟峭崖绝壁,因其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早在宋代就被开辟为防范古寨。
古寨因其形兀然耸立似一座通天塔,因此被古人称为石楼台山寨。永宁山山势高大险峻,岩石裸露暴突,呈褚红色,从远处看,像一座锈迹斑斑的古钟立于洛河边上。
古寨分上、中、下三层,上层雄居突兀的山顶,中层微向倾十分陡峻,下层通洛河供汲饮,可容千人,后世凭其天险为屏障,建古寨以避战乱,土著者认为“永远安宁”,便又称为永宁山。
志丹历代都是边关要地。古时为躲避战乱,永宁山下的居民登上山顶,用绳索将人吊于半空在山上凿出一些石窑,俗称窨子,用来躲避战乱。据说进入那些窨子的原始方法是,首先用长绳将人从山顶上吊到洞口进入,山顶的人再下到山脚,再由那些进洞的人放出绳索从下面拉上去。洞里的人将长绳收进洞中,别人便无法进洞。
永宁山也是一座见证历史的山,记录了陕北革命燎原之火。渭华起义失败后,刘志丹秘密潜回保安县。他深知永宁山寨的险要,于年在这里秘密建起了保安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永宁山党支部,组织民众抗粮抗税,要求官府减免税银、救济灾民,从此拉开了“闹红”的序幕。
山体上至今还能看到猩红的“毛主席万岁”等字样。
洛河的水从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间缓缓流过,从高处看其形酷似一个大大的“马蹄湾”。
(二)佳县小蓬莱——香炉寺
香炉寺,位于佳县城东米的香炉峰峰顶,东临黄河,三面绝空,仅西北面以一狭径与县城古城门相通。峰前有直径5米,高20余米一巨石矗立,与主峰间隔2米,形似高足香炉,故而得寺名。
香炉寺地势险峻,香炉石凌空而起,断桥惊险异常,置身其上,如凌绝空际,低头俯看,滔滔黄河激流而下,汹涌澎湃,佳临黄河大桥横贯东西,如龙卧波。
年,毛泽东转战陕北时于10月18日曾在此游览。近年来,有很多电影、电视工作者慕名来在此选景拍片。
“香炉晚照”是佳县的八景之一。因为每当夕阳西下时,太阳的余辉将孤亭的倒影投射在黄河水流中,如诗如画,当地人呼之为“小蓬莱”,誉为仙境。我们去的时间不对,没有看到“香炉晚照”这一人间胜景,所以,有些小遗憾。
据寺内现存石碑记载,香炉寺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年),山峰上的正殿是圣母祠,左右有配殿,南边有山门、石碑坊等。
没有看到“香炉晚照”的胜景,第二天我们4:30分起床,在黄河古道上看日出。
古老的黄河隔断了晋陕,从佳县望过去对面就是山西。
我们在寒风中等待,黎明前的黄河静悄悄的,像是沉睡了。不知道等了多久,一轮红日终于从河面上冉冉升起,那一刻的场面是振奋人心的。
(三)天下黄河第一湾——乾坤湾
乾坤湾位于山西省永和县打石腰乡河会里村和陕西省延川县城南部53公里接壤处。乾坤湾是一幅天然太极图,是黄河古道秦晋峡谷上一大天然景观,也是山西永和最亮丽最壮观的一个风景点。
黄河这条流淌了万年的母亲河,在流经山西省永和县河会里村、后山里村和陕西延川县土岗乡大程、小程村和伏义河村一带时,形成了一个“S”型大转弯,形成了一个神秘的造型。这段黄河古道就是——乾坤湾。
在乾坤亭内极目眺望,形似太极图的乾坤湾尽收眼底。弯道弧度度以上,堪称天下黄河第一湾。
(四)世界上珍贵的自然遗产——黄河画廊
黄河画廊又叫黄河百里水蚀浮雕,位于晋陕黄河大峡谷碛口段,是世界上珍贵的自然遗产。
画廊其实是黄河的水长期冲刷岩壁以后留下的痕迹。形成一副副花纹图案。我们坐着快艇,沿着岩壁可以欣赏到。
由于厚层砂岩内含有大量的正长石和英石,在水中溶蚀、河流冲蚀、风蚀和日照条件下正长石逐渐分化分解,石英石从厚层砂石中脱落下来,因此在砂岩中就形成了石沟、石龛、石窟、石书等形状以及各种动物形态的天然浮雕。
游艇在河面上缓缓的行驶,两岸奇山渐入眼来,这些千姿百态的图案,颜色随着太阳的升落不断的变化着,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形状,有的像古代的蝌蚪文,有的像亭亭玉立的少女,有的像黄河的纤夫……
从黄河画廊回碛口古镇的途中,经过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碑,大巴车就停了下来,让大家下去拍个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