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

两会特稿丨示范区中见成都未来

发布时间:2023/1/17 12:05:25   

3月的成都,春意盎然。油菜花、樱花、梨花欣然开放、芬芳四溢,环城生态公园也被黄、绿、白、粉装扮得格外生动艳丽。花海田坝喝茶的人们、帐篷下嬉笑打闹的人们、河边抓蝌蚪的孩子们、绿道上骑着单车幸福洋溢的情侣们,与成都繁华的都市景象构成独一无二的生活写意画,再现了水润天府、茂林修竹的蜀川胜景。

幸福美好生活,不是凭空而来。

幸福美好生活赓续千年

成都,古蜀文明发祥地,金沙耀眼三千年,历经千年时光,惊世繁华到如今。对于成都人而言,一直都是幸福的,因为早已摆脱了像《人世间》剧中“光字片”那般艰苦的生活环境;成都也是幸运的,因为千百年来为了理想之城奋斗的“周秉义”一直都在。

无论社会如何变迁,人类永远都在寻找理想环境和实际环境之间的吻合,而“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正是指引成都走向理想的现实阶梯。

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兴隆湖畔首次提出公园城市理念。此后,成都在全国首次全面提出了建设“公园城市”。年1月,中财委第六次会议的一次重大谋划,成都又有了新的定位——“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年1月国务院批复要求示范区建设要“着力厚植绿色生态本底”“着力创造宜居美好生活”“着力营造宜业优良环境”“着力健全现代治理体系”。……

从“首提地”的理念指引,到“示范区”的实践谋划,习总书记以宽广视野、深刻洞察和战略远见,为四川及成都新时代发展标注了历史方位、指明了方向路径、擘画了清晰蓝图,激发出天府儿女奋进新时代、逐梦新天府的壮志豪情。

这其中,不仅饱含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成都践行新发展理念、建设公园城市系列实践的充分肯定和深化探索生态文明思想城市表达的殷切期许,更是对于成都更好理解把握、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更好把握城市发展规律,更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赓续千年幸福美好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成都更知道,从“公园城市首提地”到“公园城市示范区”承载着探索新路、引领示范的时代责任。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成都学会取舍

推窗遥望“西岭千秋雪”,出门畅游“花重锦官城”。一座超万常住人口的城市,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何其容易!

幸运的是,成都不仅有广袤的平原,更可贵的是,生态底色没有遭遇重大破坏,这更坚定了成都走好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的信心和决心。

“公园城市”在成都首提时,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成都积极践行的重要理念,规划建设世界最长绿道、世界最大城市森林公园……在“公园城市”理念的指引下,成都又提出打破城市格局的“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如今站在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丹景台眺望,向后看,是这座城市中央公园的一面;向前看,是东部新区这一“未来之城”正加速腾飞的模样——天府国际机场、天府奥体公园、三岔湖等新地标尽收眼底。

龙泉山国家森林公园

成都一直在努力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年7月,在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体会议上,成都提交了《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讨论稿)》。成都明确,将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旗帜方向,突出生态型、高质量、人本化、有韧性的公园城市可持续发展特质,努力在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上创新突破、引领示范。

具体而言,成都将在践行“两山”理论推动生态价值转化上先行先试、在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先行先试、在以人为本提升现代治理能力上先行先试、在创新空间治理增强城市韧性上先行先试。

成都肩负着服务国家战略、带动区域发展、创造幸福生活等多重战略使命。每一处的“先行先试”,都是成都的思考和抉择。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小桥流水、捕鱼捉虾,这些可能在乡野郊外才能收获的乐趣,如今在成都人家门口随处可见;成都市内的大小街道通过拆违增绿、拆墙透绿、增花筑景,升级成为布局合理、空间通透、植被丰富、景观多元、功能复合、市民赞不绝口的公园街区……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成都的唯一性早已在李白的诗篇中流传千年。而随着成都打造全球最长的绿道慢行系统——天府绿道慢行系统,其唯一性将再次被凸显。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条全球最长的绿道慢行系统将构建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五级城市绿化体系,还承载着文化、体育、休闲等功能,可介入、可参与、景观化、景区化。

年元旦,作为天府绿道体系“三环”中重要一环的环城生态公园,正式全环贯通。这条公里一级绿道、个特色园镶嵌在成都大地,成都人民假日外出游玩放松身心的首选目的地。世界上没有哪一座城市建立了一个贯通全城的无障碍地慢行和骑行系统!坐上成都公交车,您也依然可以回归农田桑竹、鲜花绿地,萌宠乐园、凤求凰公园、悦动彩林、锦城湖、桂溪生态公园、中和湿地、熊猫基地等随时迎接您的打卡。

……

环城生态公园

即使需要花费大量的前期调研,即使需要更长的培育周期,每一处的“突破”,都是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取舍”的生动注脚。

当然,光有好的规划、出炉美景还不够。近几年,天府锦城、锦江公园等10个国家级生态价值转化示范区成为网红打卡点,夜游锦江、沸腾小镇等个生态价值转化场景品牌,为成都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带来了诸多惊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推动可持续发展,是公园城市区别于传统城市发展理念的鲜明标识,更是生态文明时代营城模式变革的必然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这是成都创新打造的城市建设运营模式,也是成都为什么可以层出不穷制造出市场认可的消费场景,实现公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答案。

年2月7日拍摄的锦江夜景。新华社记者刘梦琪摄

年“十四五”开局以来,成都成为中国的高光城市之一,平均每天有近人新进这座城市工作生活。尽管“幸福”和“安逸”广为人知,但“幸福”和“安逸”背后,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精气神,是“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执行力,是“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坚定信念,更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的正确选择。

事实证明

生态之路走对了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成都,用实际行动诠释“知行合一”。

如何铸好新发展理念之“魂”、造好公园城市之“形”?成都从优化生态空间布局、完善城乡绿道网络、提升生态产业能级三个方面精准发力,积极探索公园城市可持续发展新路径。成都坚决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目标,坚定推进空间产业交通能源“四大结构”优化调整,着力厚植绿色生态本底、创造宜居美好生活、营造宜业优良环境、健全现代治理体系,加快建设践行“两山”理念的示范区、城市人民宜居宜业的示范区、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示范区,着力打造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公园城市。

近年来,成都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统领各项工作,公园城市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积累了重要经验。以年为例,即使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成都全市经济总量连续跨越4个千亿级台阶、达到1.99万亿元;成都市全面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80所、新增学位10.4万个;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再创新高、达天;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排名全国第1位,成为唯一四度蝉联“长安杯”的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连续13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1名,“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成为城市亮丽名片。

彩虹、晚霞、蓝天白云,它们“来”得越发频繁,而每一次到来,总能在成都人的朋友圈中引发刷屏热潮。这是成都人对城市环境不断变好的肯定,是对更加美好的公园城市的期许,也是吸引更多人来这里投资兴业、定居旅游的重要原因。

事实证明,在“一切为人民”的价值追求里,公园城市的底色更亮、前行更远,而“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让成都的幸福更有内涵、更有温度、更有质感。

成都交子公园商圈的交子大道上,绚丽斑斓的景观桥梁“交子之环”成为城市消费新地标,受到游客和市民欢迎。成都市高新区宣传部供图

机遇难逢

万人共筑成都美好未来

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等战略机遇叠加,前所未有拓展了成都发展空间,成都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成都将始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作为统领,以新发展理念为“魂”、以公园城市为“形”、以“示范区”为目标指向、以“幸福城”为价值导向,扎实推动“三个做优做强”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统筹推进“四大结构优化调整”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努力答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时代答卷,奋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争取新的历史荣光。

碧水潺潺,翠绿满眼。年,又是成都在奋进中的“突破之年”。国家发改委《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即将发布,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将开启新的画图。在万人共同努力之下,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未来可期。

编辑/徐凤仪

责任编辑/谢智

值班主任/宋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296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