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概已经不是我第一次论及中国动漫这个话题了,对于中国动漫这个话题,我总是满怀无奈又充满期待。在这个技术与艺术并存的动漫王国里,中国动漫如何才能占得一席之地?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中国人去用心思索的问题。
我时常听到这样的抱怨:中国动漫江河日下,缺乏新意,毫无内容。每当听到这样的抱怨,我的感受只有八个字可以形容: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今的中国动漫的确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多数的国人都热衷于日本和欧美的动漫,我自己也不能例外。佛家说:种下一个因,得到一个果。古语也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动漫遭到如此冷遇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现在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关于中国动漫曾经有过这么一个论调,说的是中国动漫的技术不行,不如梦工厂,不如迪士尼,导致人物表现呆板,无法吸引观众。对于这样的论调我是十分反对的,把一切的过错都归结于技术原因。这是不可取的。早年的中国动漫,因为技术条件的缺乏,在动画的制作上只能采用传统的技艺,诸如水墨、剪纸、皮影、脸谱等,可依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的动漫也曾经有过辉煌的年代,在这里我仅举两个例子,便可证明我所言非虚。
第一个要说的是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这部动画所有的画稿都是纯手工绘制的,其中虾的部分更是由一代泰斗齐白石所作。可谓是自成一派,开创了水墨动画的先河。被称为动画大师的手冢治虫、宫崎骏等人都对其推崇备至。第二个要说的是融入了京剧元素的动画《大闹天宫》,投资百万,在国内外屡次获奖,没有任何的电脑制作,依旧是手工绘画。由此可见技术先进与否和动漫本身是否经典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文化才是关键所在,文化之核心是别国所无法复制的,只有悟透其中精髓,将其融入作品之中。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须知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此外需要有一流的大师和制作团队,不要让传统文化断了传承。其次,切忌急功近利,在全球经济化的大潮中,不要被利益蒙蔽双眼,而后粗制滥造。动漫是文化的载体,做动漫的人应该本着从发扬优秀文化的角度出发,不断打磨作品。
谈了完了文化,就该谈市场了,中国的动漫一直以来走的都是低龄化的路线,甚至许多人以为动漫只是给小孩子看的,认为他是肤浅的。所以历来的中国动漫都不重视成人市场,在这一点上动漫工作者们有必要改变观念,动漫放大了说,是文化,是艺术。一部优秀的作品应该能在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中有所共鸣。其次是观众的心态,中国的观众都愿意在网上看免费的动漫,而不愿意掏钱买光碟或是去影院观看,长此以往,实际上对中国动漫的发展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导致中国动漫无法很好地进行市场化运作,投资动漫,无论作品好坏,都将意味着亏损的局面。所以创作者需要改变观念,我们本身也需要改变观念,给中国动漫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这样才能出现像《千与千寻》这样叫好又叫座的片子,毕竟经济才是一切建设的基石,动漫也不例外。
说了这么多,归根结底,我对中国动漫是怀有信心的,比如我最近看的一部《秦时明月》就算得上佳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愿我们不要因为失望的叹息,放弃希望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