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蝌蚪 >> 蝌蚪的种类 >> 小蝌蚪找妈妈,竟出自大师之手
还记得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吗?
想来这是不少60、70或是80后的青涩记忆......
不知90后的你是否看过?
探墨带你重新观看经典!
再次观看《小蝌蚪找妈妈》
似乎又回到了童年的天真时候
孩童的时光一不小心就流逝了
回看小时喜欢的故事
变成了经典
小时候看的是故事
好奇蝌蚪变成青蛙的样子
喜欢一群小蝌蚪找妈妈的懵懂
而长大后看的是情怀
不去追寻故事的内容
原来这竟是一部具划时代意义的动画片
它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年制作的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
它的最大创新与突破,就是让中国独有的“水墨画”动起来
它用简短的15分钟,将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技艺与动画相融合,形态各异的水生物们描绘得生动灵活,将纯真童趣的欢乐跃然纸上化作光影的艺术,中国风的表现手法形成了动画的美学表达。
无论是看画面中的小蝌蚪、青蛙、金鱼、荷叶抑或是水波,都浸透出浓浓的水墨画味道。
这些灵动的水生物形象,是出自于哪里呢?
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中的小动物取材于画家齐白石创作的形象!
▲《小蝌蚪找妈妈》里面的小鸡
停止片刻,细细回看,是不是便能看出点点齐白石笔下的痕迹?
灵动活泼又栩栩如生,浓淡相宜又生动传神。
▲《小蝌蚪找妈妈》里面的虾公公
▲齐白石笔下的虾
其实青蛙、蝌蚪、荷叶、水波都是用大写意画出的,用墨浓淡程度的把控,以及水墨在宣纸上的自然渲染,浑然天成,一个个场景就是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画。
角色的动作和表情优美灵动,柔和的笔调充满诗意,意境深远。
▲《小蝌蚪找妈妈》里面的青蛙
▲齐白石笔下的小青蛙
动画里的动物形象活泼可爱,生动有趣。
正如漫画家方成所说:“这部片子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可以说每个镜头都是一幅动人的画面,使观众感到像是走进了艺术之宫。”
▲《小蝌蚪找妈妈》里面的荷花
▲齐白石笔下的荷花
在观者眼中,也许齐白石的一片叶子只是寥寥数笔,一气呵成。却不知他会为了这片叶子到底是该卷向左还是卷向右专程到朋友家的院子里一探究竟。因为有了这种严谨的态度,水墨中的一点、一划、一片叶子才会如此生动、传神。
而在动画中体现出来,则更是栩栩如生。
▲《小蝌蚪找妈妈》里面的金鱼
▲齐白石笔下的鱼
《小蝌蚪找妈妈》中的主角小蝌蚪们,蝌蚪原型出自于齐白石的水墨名作《蛙声十里出山泉》。
他用焦墨画了两壁山涧,中间是湍湍急流,远方用石青点了几个山头,水中画了六个顺水而下的蝌蚪。青蛙妈妈在山的那头,蛙声顺着山涧飘出了十里。
▲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
作为齐白石的代表作之一,且在《小蝌蚪找妈妈》中表现得栩栩如生,另一个艺术特色是:留白。
以留白化为水,使人联想更多画面,这便是留白与动画结合的艺术特点所在。
▲《小蝌蚪找妈妈》里面的螃蟹
▲齐白石笔下的螃蟹
画面上的留白,就好比是留了一个悬念,留了一番想象。
在留出的空白中让人腾挪想象,品味无穷之趣,
黑是墨,白是纸,这便又是墨与纸的另一番较量。
而在动画中表现出,便是水墨留白间的诗情画意跃然于屏幕。
水与墨在纸上的表达或可称之为不难,但在动画中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为了实现水墨晕染与留白的效果,就当时的技术而言,无疑是一个奇迹,
因而水墨动画的创作,是一个非常有探索性也非常繁琐的过程。
动画中所用到的每一种笔法,是先被制作成一个个盖章,
画画時其实是用這些盖章一笔一笔盖出來的,
所以同一笔触,同一墨迹在动画中才得以相似。
因为不易,所以当完成之时才有另一番感觉。
从上映到如今已经经历了58个年头,获奖无数。
这部动画曾让如今“ 动画界的传奇”——宫崎骏着迷不已!
而高畑勋对《小蝌蚪找妈妈》的评价是:“看得都傻了”。
如今说起,或是有些唏嘘。
随着动画行业的断层以及低落,曾经的辉煌或已暗淡,但不可否认的是,
这部作品在当时而言,是无法企及的高度,在中国动画史上的影响力是非凡的。
它是一个时代人们对于动画与艺术的一种偏执与热爱,是那个时代独特的产物。
而如今只能是一味的致敬缅怀,或许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未来的动画之路......
编辑整理为探墨,图文部分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为探墨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