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a/260592年5月7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载着七名宇航员向着太空浩浩荡荡地进军了。这是“奋进号”的首次飞行,谁知它进入太空后,便开始对一颗卫星穷追不舍。经过三天的辛苦奔波,“奋进号”终于追上了同向飞行的卫星。不久,宇航员皮埃尔·索特从舱内走出,缓缓移动到机械臂顶端的平台上。紧接着,舱内的宇航员小心翼翼地操控机械臂,让索特逐渐靠近卫星底部。要知道,当时“奋进号”与卫星同时在公里的高度上以公里的时速高速飞行,而距离却仅有15米!如此危险的情况下,宇航员为何要出舱靠近卫星呢?事儿还得从头说起。1、“小六”上天话说上世纪八十年代,面对全球迅猛增长的通信业务,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决定向太空发射新卫星以接替有些落伍的“国际通信卫星5号”。新卫星顺理成章地被命名为“国际通信卫星6号”,我们就称它“小六”吧。按计划,首批将研制5颗“小六”,均为自旋稳定卫星,直径3.6米,高11.7米,设计寿命13年,每颗卫星可同时中转12万条电话线和3个电视频道。无论是个头、体重还是通信容量,“小六”在当时都是首屈一指。最初,人们打算采用美国的航天飞机或欧洲的“阿丽亚娜4号”运载火箭作为“小六”的座驾。可不承想,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后不幸爆炸,用航天飞机发射卫星的计划随即被搁置下来,只剩下“阿丽亚娜4号”可以使用。国际通信卫星组织深知鸡蛋不能全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于是又给“小六”配备了美国的“大力神3号”运载火箭。“小六”的座驾之一:“阿丽亚娜4号”运载火箭(图片来源: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jg/9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