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

养角蛙的十大忠告

发布时间:2025/3/30 11:45:41   

“我们饲养的角蛙为什么要注意这么多事情?这个也不能喂那个也不能喂,又是要注意底材的选择......野生的角蛙有那么讲究吗?我看他们吃着野生的虫子,在野外的地表环境上生活着,不也是活的好好的吗”。

首先,我们需要有这样一个概念,也就是个体上的区别。我们饲养的多数角蛙是经过数代人工繁殖的个体,也就是爬宠圈里所说的CB个体,这种个体的角蛙特点是几乎排除了野外寄生虫(因为人工饲养,喂食人工繁殖的食物),减少了捕捉或运输时带来伤痕的机率,和携带细菌的风险,更加适合作为观赏爬宠进行饲养。

“不也是活的好好的吗”是潜意识中的假设概念。实际上野生角蛙的寿命要远远低于人工饲养环境下的寿命。从捕食的角度上来说,野生的角蛙确实不会去,也无法去思考“这只食物有没有寄生虫,我该不该吃它呢?”他们只会将眼前出现的生物作为自己难得的美食进行享用,他们没有“选择”,只有“生存与适应”。残酷的大自然创造出了弱肉强食的生存秩序,淘汰弱者,留下适应力更强的生命,并不是野外环境中食物携带的寄生虫或病菌对角蛙没有伤害,而是我们所看到的多数野生角蛙是运气更好,体质更好,更加健硕的强壮个体,在免疫力或体质方面更加强大。所以他们没有“选择”只有“生存和适应”,然而多数被受到“影响”的角蛙可能已经被“淘汰”了,所以≠。

话说回来,我们人工饲养的角蛙为何要提倡建立“CB或安全饲料的观念”?从逻辑的角度上来说,≠。

很多有经验的饲养者在分享食物经验时,如果没有表述清楚,就会出现

“你们千万不要喂XX啊,会死的!不信?那你自己喂去吧,反正又不是我的蛙!”

这样的对话就会带来这样的一些回应

“别听那些人胡说!我养角蛙X个月了,顿顿喂XX,什么事都没有,不还是活的好好的!”

这时新手朋友就会犯难了

“网上说什么的都有,有的人说这个能喂,有的又说不能喂,到底能吃什么?纠结死了!”

思考一会儿后

“野生的角蛙有那么讲究吗?我看他们吃着野生的虫子,在野外的地表环境上生活着,不也是活的好好的吗?”

标题提及的疑问就这样来了。

寄生虫和细菌还有其它风险不一定会让角蛙直接死亡,因为食物安全是概率问题。但既然是人工饲养的角蛙,我们就没有必要去让他们去“冒险”,没有人想让自己的蛙成为细菌感染者,也没有人想让自己的蛙被寄生虫寄生。的意义不是说吃了这些食物就一定会感染,吃了就一定会死亡,而是去用“风险性”这样的一个概念去作为提倡,只是说这些食物相对而言比较“危险”,不建议去投喂。我们饲养的角蛙和野生角蛙关于食物方面的区别在于,野生的角蛙没有办法去“选择”,而我们有能力有条件去替他们“选择”,所以建立起“CB或安全饲料的观念”是一种科学安全和严谨的角蛙饲养观念,这就是人工饲养的角蛙与野生角蛙在食物方面的介绍和区别。

在环境方面,为什么我们的角蛙就这么“娇贵”?在饲养环境上有这么多讲究呢?这里我们需要注意一个细节,野外角蛙生活的“环境”是“大自然”,也是最适合他们的环境,也是他们早已适应的环境。而我们饲养角蛙的是怎样的容器呢?最常见的是30cm长X20cm宽的亚克力/塑料饲养盒,或规格稍大一点的爬宠缸,再高档一些的不过是规格大一点的“封闭容器”罢了。

饲养者选择容器时,多数只考虑到空间大小,却很少有人考虑材质水平(劣质塑料对两栖带来的毒性),或通风(透气与通风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以及空间对成长速度所带来的影响等等因素。在原生地中,我们不用担心通风的问题,也不用担心湿度或者温度的问题。但是在一个相对而言的封闭容器中,你需要注意容器的通风是否理想。如果通风不好,带来的就是更加封闭的空间,造成温度的堆积,湿气的堆积。如果容器内的温度,湿度过高,而通风又不理想的话,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细菌或真菌快速繁育,从而影响角蛙的健康。

在我们饲养角蛙的过程中,如爬宠椰土是经常使用到的一种底材,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老手建议定期完全更换,除了担心细菌或真菌的问题,更大的原因是为了避免使用期间,角蛙的粪便与排泄物,粘液堆积,转换形成了氨,氯等危害元素,这些问题普通饲养者无法去检测,也无法用肉眼去看到,只有去及时更换,定期更换,降低饲养的风险性。

我简单的列举了人工饲养的容器中会出现到的问题,而人工饲养与大自然的差别还有许多。总而言之,大自然虽是角蛙的原生地,但也有弱肉强食,寄生虫和感染的风险。所以根本原因是我们没有去想到这些因为残酷环境而被“淘汰”掉的生命。在爬虫饲养中,参考原生自然环境和生物的习性,在以安全性为主要前提,进阶出更加科学和安全的喂养方式是一种严谨的饲养理念。作为人工饲养下的角蛙,我们有条件提供更加“舒适”,科学,健康的喂养环境和食物,所以没必要铤而走险,以安全性为主的饲养习惯会让你的角蛙更加健康,科学的生活下去。

更多两爬小知识请前往小蝌蚪百科

小蝌蚪百科-让小快乐爬进生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896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