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

扛猫叫了儿时的记忆

发布时间:2025/3/16 17:05:26   
昨夜骑车奔行,路边传来扛猫的叫声,一瞬间往事涌上心头,感慨良多。“扛猫”是我们当地的方言,指的是青蛙。我有很多年没有听过蛙鸣声了,但听到它们的叫声,脑海中立刻浮现绿背白肚的胖蛙鼓起腮帮呱呱叫的样子,也想起了它们叫做“kangmao”。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叫法应该是在小学,当时小学有自然课,我们要观察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我曾在校门口的池塘里兜上了一瓶子的蝌蚪,养到它们变成小青蛙。当时课本上还有个实验,杀死青蛙以耶稣样固定在背景板上来研究反射神经,虽然当时老师并没有演示,但因内容太过血腥所以至今仍记得。但更血腥的是当时我的同学,某天带来了一只青蛙,说剥了皮还会长出来,我不敢反对,怕被讥笑为胆小,看着他用刀子剥下青蛙背上的皮,露出带血的肌肉,最终我们把这只青蛙扔到路边草丛,逃到了教室。“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蝉鸣蛙噪布谷叫,是农村夏夜的三重奏。蝉鸣响亮代表明天是个大晴天,而雨后则是青蛙发力呱呱的时候,小学的时候我经常在这些交响乐中入睡,那是天真好奇无忧无虑的童年。那时我们会削了柳树皮做成口哨,谁吹的最响谁厉害。撞拐(kuantipo),谁撞到众人谁厉害。瓦片打水漂,谁扔的远飘的次数多谁厉害。站土坡上往下尿,谁尿的远谁厉害。还有打弹珠,砸纸拍,抽陀螺,转风车,甩针标,抓石子,弹弓打鸟等等。但也有禁忌,小时候玩水和爬高会被打,当时每次只能在下面看着小伙伴刺溜溜爬上树掏下麻雀蛋,有次和2个小伙伴爬上篮球架后面的横杆上坐着侃大山,被我爸逮到用力揪耳朵大哭一场。所以时至今日,我仍不会爬树和游泳。学校正面是操场,操场一侧是土山,土山后面有人家。学校侧面是田野,田野一边有池塘。广阔无垠的田野,种了一排排的油菜,春天一到,总是能闻到油菜花的香气,田间还有紫云英、苍耳、狗尾巴草,苍耳果常被我们粘在女生头发上;夏天我们在树上捉天牛;秋天到了,我们去草里捉螳螂。每当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小伙伴们就散开各回各家,结束一天的玩耍。那些儿时的记忆,是无法重现的岁月,是看得到但无法触及的印象。我多想再在春天的田野间再奔跑一次,嗅着油菜花和紫云英的香气;多想在夕阳时被妈妈喊回家,再一次听着蝉鸣蛙噪声,无忧无虑的睡着。城市的高楼太拥挤,都市的人群太忙碌。我们每天早出晚归,挤地铁挤公交,为了不想被时代淘汰,拼命跟上大众的节奏和步伐,就像郝云唱的一样“慌慌张张匆匆忙忙”,像一只只工蚁,为了谋生。奔跑在田野上的shaon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883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