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

国产经典动画电影系列之大闹天宫为何是

发布时间:2023/3/9 8:58:43   
北京皮肤病医院地图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720/4659317.html

国产动画电影近些年有复苏的趋势,我们惊喜的看到几乎每年都有优秀的作品出现,像《大鱼海棠》、《大护法》、《大圣归来》、《风语咒》等上映时都获得过不错的票房和口碑。

可是提起中国动画电影大家都会叹口气然后不约而同的想到《大闹天宫》,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部年—年制作的作品,反而代表着代表中国动画制作的最高水平。

《大闹天宫》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这部电影的风格和手法达到极致,几乎每一帧都趋近完美,这部电影的公映让中国动画电影的制作水平达到当时动画世界的最高水准,并在某些领域赶超美国和日本。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建厂60周年时,在国庆档对《大闹天宫》再次进行了重映,并取得多万的票房,我们的技术越来越好了,却为何再也复制不了当年的辉煌?

下面为大家介绍下这部电影。

大师级别的造梦人

那时做动画电影的可被成为造梦家,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当时创作出《小蝌蚪找妈妈》、《山水情》、《三个和尚》等经典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作品。

《大闹天宫》由被誉为“中国动画片之父”的大师级别的导演万籁鸣执导,他导演的动画电影《铁扇公主》是全亚洲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日本动画大师手冢治虫正是在看了《铁扇公主》后弃医改行。

美术设计由被誉为“中国装饰艺术之父”的漫画家张光宇负责,经典的孙悟空形象就是由他设计,张光宇的作品标志着中国现代艺术和设计的转折。张正宇先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想象力丰富,有一个场景需要是瑶池边上的怪兽,他设计的怪兽形态生动,各具特色,制作组惊奇的表示之前从未见过,让人拍手叫绝。

经典的人物形象

由于当时技术达不到,《大闹天宫》的制作全靠手绘,一段10分钟的动画要画到1万张图,《大闹天宫》仅绘制的时间就花费了近两年。

特别是孙悟空的经典形象一经诞生,就必定会载入史册,张正宇先生对孙悟空的形象曾做过三次大改,前后历经一年的时间,才有了今天大家熟悉的人物形象。

第一版的孙悟空用的是张正宇先生《西游漫记》中的形象,这个版本的孙悟空大多数细节都得到了保留,例如豹皮裙、紧箍咒、面部设计等,但是这一版的孙悟空双眼之间的距离太近,不够霸气,外形也更像人不太像猴子,感觉像戏剧中扮丑角的猴子形象。

第二版的猴子形象出来了,但设计过于繁琐,颜色偏暗,不太适合动画,因此也被弃用。

第三版的作品设计简洁、色彩明亮,也有猴味,但是导演万籁鸣认为不太可爱。

由于张正宇生病,最终定稿首席动画设计严定宪完成,他综合张正宇各个版本的优点并进行修改得到最终的“美猴王”孙悟空形象。

超时代的改编

《西游记》的原著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情节发生于前七回,由于是长篇小说,前七回情节有拜师学艺、大闹龙宫、大闹阎王殿等,如果按小说来拍就比较混乱,主线不清晰,导演将主线定为孙悟空与以玉帝之间矛盾,大胆删掉无关的部分,从而让故事逐渐清晰起来。

《西游记》原著以神话形式反映了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尖锐的冲突与斗争,具有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影片与《西游记》中的描写不同,大闹天宫之后的孙悟空回到花果山,跟孩儿们过起了幸福的生活,这一修改更加体现了对孙悟空反抗精神的肯定。

法国《世界报》评论道:《大闹天宫》不但有美国迪士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艺术又是迪士尼式艺术所做不到的,它完美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

我们对民族传统的独特优越性不够重视,不够自信,太急功近利,在模仿好莱坞大片的时候丢掉了民族传统,这种鄙弃传统留下的作品自然也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63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