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

湿地小卫士化身校园网络主播,推介可爱

发布时间:2025/3/16 16:48:00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7日讯(记者郭可滢通讯员赵慧娟)经过一年的研学,年武汉市青少年进湿地研学教育活动进入尾声,各个学校纷纷以线上形式分享“湿地小卫士”研学成果。12月2日下午,武汉红领巾国际学校开设“湿地小卫士”网络直播间,邀请“湿地小卫士”代表分享参加湿地研学的收获和参与湿地保护的实践。红领巾国际学校在网络直播间分享“湿地小卫士”研学成果。青蛙也有成长的烦恼?武汉“湿地小卫士”这样说湿地里生活的物种,可爱又多样。6月25日,来自红领巾国际学校的“湿地小卫士”们在傍晚时分,跟随自然导师虫玄子走进解放公园,共同探索生态湿地中的生物多样性。12月2日,这些“湿地小卫士”作为校园小主播,向全校师生分享他们的湿地见闻和感受。6月25日湿地研学课上,小朋友观察黑斑侧褶蛙。“我画了一幅自然笔记名为《湿地里的“闪电侠”》,这是我在解放公园发现的,它当时停留在湖面浮萍上,听到有人走近立刻就飞不见了,虫玄子老师告诉我,这是一只闪蓝丽大尾蜻。”六(3)班的关艾是一位自然小达人,平常喜欢逛湿地公园,也善于观察和思考,在自然笔记作品中,抓住蜻蜓飞得快的特征,利用拟人化的比喻起名字,同时绘制了蜻蜓繁殖的过程。“湿地小卫士”关艾的自然笔记作品。“夏天的荷塘边,总能听到蛙鸣声,我绘制了自然笔记作品——《青蛙养成记》,来听我说一说小青蛙成长的烦恼吧。”五(6)班的李祉璇这样描述自己看到的青蛙:背部绿油油的,有手掌大,从卵到蝌蚪,经过变态发育为幼蛙,最后长成成蛙,每一个阶段都不容易。“听爸妈说,小时候处处是蛙鸣,而如今很少看到。我们要保护大自然,不要污染水源,让小青蛙快乐地长大。”“湿地小卫士”李祉璇的自然笔记作品。来自六(5)班的邵煜航听了“湿地小卫士”的直播,立马变成小粉丝,他与小主播连麦分享,“今年过生日,去武汉植物园,看到了一种和枯叶长得很像的枯叶蝶,后来查阅资料发现,它也是一种湿地昆虫,需要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我们也要给它们创设美好的湿地家园。”形式丰富又有趣,孩子们爱上湿地研学课“在校园里我们有‘水生植物培养区’,在校外我们走进后襄河湿地公园,参与小微湿地改造行动。”裴倩瑞老师一直陪伴“湿地小卫士”参与校内外湿地保护活动,“我们在学校建科学教育基地,开设生态教育校本课程,同时带学生积极参与武汉市青少年进湿地研学教育活动。既有科创作品展览活动,也有自然研学活动,形式多样,孩子们觉得很有趣,也非常愿意参加。”裴倩瑞老师讲述“湿地小卫士”的研学之旅。据裴倩瑞老师介绍,该校袁瑞捷同学早在年就获得了湖北省自然笔记最佳作品奖,年学校还获得“国际湿地学校”的荣誉称号。“感谢学校为孩子们提供机会,参加湿地研学,作为一名家长,我认为这样的自然课堂,既能培养孩子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同时可以提升知识储备和审美能力,在兼具科学性和人文性的湿地研学活动中,孩子们有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关艾的妈妈也观看了“湿地小卫士”直播,非常欣赏孩子们的表现。据了解,武汉市青少年进湿地研学教育活动由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武汉市教育局、共青团武汉市委主办,武汉林学会、现代少年报承办,各个学校将陆续以线上成果分享的方式,开展“湿地小卫士”活动。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881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