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蝌蚪 >> 蝌蚪的繁衍 >> 襄阳城区及周边流传的歇后语坎子汇集
歇后语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襄阳人称歇后语为“坎子”,运用歇后语为“玩坎子”。襄阳民间流传的歇后语很多,现将襄阳城区及周边流传的歇后语,作于搜集整理(按音序排列)。
襄阳鱼梁余晖(杨立武摄)A
矮子上楼梯——步步高升。
矮子放屁——低声下气。
矮子骑大马——上下都难。
按老方子吃药——还是老一套。
按着牛头喝水——勉强不得。
按下葫芦起了瓢——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
案板上的鱼——挨刀的货。案板:厨房切菜、放食品的台板。
案板上的擀面杖——光棍。
挨鞭子不挨棍子——吃软不吃硬。
B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八十岁老妈妈儿(māmár)不穿裤子——倚老卖老。
八十岁老妈妈儿(māmár)戴胸罩——又泡起来了。
八十岁老妈妈儿(māmár)吹喇叭——上气不接下气。
八十岁的妈妈儿(māmár)打赫吸——一望无涯(牙)。赫吸:呵欠。
八十岁老头叼九十斤的烟袋锅儿——嘴劲儿扎实。
八仙桌上搁夜壶——不是个东西儿。
八个歪脖坐一桌——谁也不正眼看谁。
八月十五办年货——早得不是三。
八月间的瓜棚子——空架子。
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
把脸装进裤裆里——见不得人。
白鹤子掉眼泪——想愚(鱼)了。也有说“白鹤子望打水”。
白事喜事一起办——悲喜交加;哭笑不得。
百家姓上少了第二姓——缺钱。
摆(bāi)子拜年——就势一歪儿。摆子:瘸子。
摆(bāi)子的屁眼儿——邪门儿。
摆(bāi)子碾米——扭一盘子。
搬起石磙砸碾盘——实(石)打实(石)。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作自受。
半天云里点灯——高明。
被窝里放屁——独吞。
被窝里放屁——能文(闻)能武(捂)
笔筒吹火---小气。
鼻子窟眼儿喝凉水——够呛。
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突然。
半夜起来弥驴子——冒打桩儿。(弥:将木桩锲入)
半斤对八两——不相上下;彼此彼此。
斑鸠不吃蚂蚱——嗉里有了。(嗉囊:脊椎动物鸟类食管的后段,暂时贮存食物的膨大部分)
板凳翻身——四脚朝天。板凳:木凳。
扳不倒掉到水缸里——摇摇摆摆。扳不倒:不倒翁。
抱着木炭亲嘴——碰了一鼻子灰。
背着老婆去看戏——拿着气力逗人嫌。
背着醋罐子讨饭——穷酸。
背着棉花过河——负担越过越重。
鼻涕流到嘴里——吃苦沾光都是自己。
鞭炮两头点——想(响)到一块了。
扁担上睡觉——翻不了身。
婊子立牌坊——假正经。
冰糖煮黄连---同甘共苦。
冰天雪地发牢骚——冷言冷语。
脖子上安轴承——脑袋灵活得很。
补锅匠的脊梁——背黑锅。
不搭棚的葡萄——没有架子。
不要桶底儿呼了二亩田的水——靠个澎劲儿。
布袋里装稻草——草包。
C
茶壶里洗澡——闪不开事;扑腾不开。
茶壶里装扁食(饺子)——有货倒不出;心中有数。
茶壶掉了把儿——只剩一张嘴。
擦粉子进棺材——死要面子。
财神爷要饭——装穷。
财神爷戴乌纱帽——有钱又有权。
裁缝掉剪子——只剩吃(尺)了。
裁缝的尺子——量人不量已。
裁布不用剪子——胡扯。
草帽乱了边儿——无缘(沿)。
唱戏的吹胡子——假生气。
唱戏的跑圈儿——走场;走过场。
程咬金的斧头——三下子。
吃剩饭长大的——尽出馊主意。
吃咸菜长大的——闲事管得宽。
吃着肥肉唱歌——油腔滑调。
吃鱼不吐骨头——说话带刺。
吃了枪药——火气大。
吃了鸡下巴——爱接话。
吃竹子屙筲箕——现编的。
厨房里的灯——常受气。
出芽的蒜瓣——多心。
初一吃扁食——头一回。扁食:饺子。
船老板放屁——何文(河闻)。
穿蓑衣救火——惹祸(火)上(烧)身。
床上的枕头——置之脑后。
床底下的夜壶——不是装酒的东西(戏言不能喝酒)。
秤杆子打人——有点儿斤两。
网络配图D
打破砂锅——问(纹)到底。
打开天窗——说亮话。
打饱嗝带放屁——气不从一处来。
打掉门牙往肚里咽——吃哑巴亏;有口说不出。
打拳师傅教徒弟——留一手。
打肿脸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
打伞戴斗笠——多此一举。
大姑娘坐轿——头一回儿。
大姑娘要饭——死脑经。
大姑娘抱娃子——人家的。
大炮打麻雀——不够本钱。
大水淹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大年三十看皇历——没天了;眼看无日。
搭棚子卖绣花针——买卖不大,架子不小。
戴着斗笠亲嘴——差一帽子远。
东扯葫芦西扯瓢——胡言乱语。
东津湾的名产——水烟(淹)(过去东津好涨水)。
豆腐掉进灰窝儿里——吹不得,打不得。
豆腐渣贴门神——不沾板弦儿。
吊死鬼抛媚眼——死不要脸。
肚脐眼长茄子——多心;有了外心。
肚脐眼插钥匙——开心。
断把锄头——没把握。
对着镜子作揖——自已恭维自已。
顶着被子玩旱船——自己累了一身汗,人家还说不好看。
E
屙屎抱树桩——稳当。
屙屎握拳头---暗使劲。
屙屎打喷嚏---两头色折(shé)。
屙屎带豆芽子——沥沥拉拉的。沥沥拉拉:不利索。
屙屎看报纸——假积极。
饿老鹰掉到刺芭笼儿里——惹兔子见笑。
饿老鹰儿仄棱着飞——又想抓天又想抓地。仄棱:侧。
二十一天不出鸡——坏蛋。
二斤半重的赤曹——大笨虫。赤曹就是“蛴螬”,金龟子的幼虫。
二升米的干饭——做得出来(敢做冒失事)。
F
饭桌上的抹布——尝尽了酸甜苦辣。
饭瓢上的苍蝇——混饭吃。
饭店里开服装店——有吃有穿。
飞机上吹喇叭——想(响)得远;空想(响)。
飞机上聊天——高谈阔论。
飞机上生孩子——高产。
飞机上作报告——空话连篇。
飞机上挂暖瓶——高水平(瓶)。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粪堆上开花——臭美。
粪池里游泳——不怕死(屎)。
放屁脱裤子——多此一举。
放屁砸到脚后跟——点子低(运气不好)。
冯玉祥烧团山庙——留神。
蓝蓝的天(杨立武摄G
高射炮打蚊子——小题大做;大材小用。
稿荐上面铺席子——强了一蔑片儿。稿荐:用麦秸编织的床垫。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擀面杖捅肠子——容不得曲里拐弯。
隔年蚂蚱——老油子。
割下鼻子换面吃——不要脸。
疙蚤放屁——小气。疙蚤:跳蚤。
跟和尚借梳子——找错了对象。
公鸡下蛋——没指望。
公鸡踩水——上去就下来了(时间短)。
公鸡不屙尿——各有各的巧(情况)。
公鸡戴帽子——官(冠)上加官(冠)
狗子逮老鼠——多管闲事。
狗子坐轿子——不识抬举。
狗子咬月亮——不知天有多高。
狗子掀门帘——全凭一张嘴。
狗子过门坎——嘴伸到前头。
狗子坐门槛——假充人物。
狗子啃骨头——两失误。
狗子咬乌龟——找不到头。
狗娃儿吃屎——罢罢。
狗咬刺猬——无法下口。
狗子长角——装羊。
狗子吃人影子——没有人味。
狗子舔簸箕——送到头儿又来。
鬼娃眨眼——活鬼娃。
刮大风吃炒面——张不开嘴。
寡妇不改嫁——老手(守)。
刚揭锅的馍馍——带着气。
罐里熬鳖——越熬越初。初:缩小。
棺材店老板咬牙——恨人不死。
光屁股撵老虎——一不要脸,二不要命。
广东人说北京话——南腔北调。
裹脚布当衣领——臭一转。
锅盖扣在方桌上——随得方就得圆。
过了河的卒子——横冲直撞,也说“没有退路”。
H
哈叭狗撵兔子——一没得跑劲儿,二没得咬劲儿。
旱鸭子过河——不知道深浅。
韩信用兵——多多益善。
葫芦藤缠到扁豆藤——难舍难分;死搅蛮缠。
黑屋里打算盘——暗算。
黑夜里吃柿子——专拣软的捏。
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和尚的木鱼——挨敲打的货。
和尚洗澡——一头一头的来。
和尚的脑袋——没法(发)。
喝凉水拿筷子——是个指点儿(做样子)。
何家的姑娘嫁郑家——正合适(郑何氏)。
何仙姑回娘家——云里雾里。
猴子捡了一块姜——吃了辣嘴,丢了舍不得。
猴子戴手套——毛手毛脚。
猴子唱大戏——胡闹台。
猴子捞月亮——一场空。
猴子的屁股——摸不得;坐不住。
猴子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猴子掰包谷---掰一个丢一个。
猴子手里讨枣——不容易。
狐狸的尾巴——藏不住。
狐狸精打赫气——妖里妖气。赫气:呵欠。
黄连树上结苦瓜—一个更比一个苦。
黄瓜打锣——越打越短。
黄鼠狼下老鼠——一代不如一代。
黄鼠狼头上戴花——绕鸡吃(骗鸡吃)。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黄鼠狼钻进鸡窝里——投机(偷鸡)。
黄牛黑卵子——格外一条筋。
黄鳝遇见泥鳅——滑头对滑头。
黄泥巴掉进裤裆里——不是事(屎)也是事(屎)。
皇帝不跟娘娘儿睡——为臣的不管那蛋闲事儿。
回子(回族人)买个牛娃儿——活杀了。
火烧眉毛——只图(秃)眼前。
火珑缸儿靠水缸儿——你热我不热。火珑缸:烤火取暖用的陶制器具。
鞋克篓儿里长草——坐不住。鞋克篓:鞋里。鞋,东津方言读“hái”。
J
鸡蛋里头长蛆——坏蛋。
鸡蛋篓里掉进秤砣——砸了。
鸡蛋里头挑骨头——无中生有;故意找茬。
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鸡头伸进猪槽——插不上嘴。
急辽包碰到晕死鬼——你急他不急。急辽包:急性子。晕死鬼:慢性子。
急惊风碰着个慢郎中——干着急。
脊梁上背鼓——找着挨锤。
脊梁沟儿里背茄子——起了外心。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贪小失大。
借来的钱做衣裳——浑身是债。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姜子牙的坐骑——四不像。
桨糊里煮汤圆——糊涂蛋。
叫花子晒太阳——享天福。
叫花子打了碗——倾家荡产。
叫花子扭秧歌儿——穷快活。
叫花子落了月——要啥啥没得。
叫花子拨算盘——穷有穷的打算。
叫花子跌在石灰堆里——一穷二白。
叫花子玩个花花棍儿——快活一会儿是一会儿。
脚底板儿抹油——溜得快。
结巴嗑唤驴子——多多多(哆哆哆)。
井里丢石头——不懂(卜咚)。
九毛加一毛——时髦(十毛)。
K
看戏流眼泪——替古人担优。
看病的开个寿器铺——死活都要钱。(寿器:棺材。)
瞌睡遇到枕头——求之不得。
蝌蟆蛄蚪儿撵鸭子——找死(或憨胆大)。(蝌蟆蛄蚪儿:蝌蚪。)
孔夫子的口袋——书呆(袋)子。
孔夫子搬家——光输(书)。
空棺材出葬——目(木)中无人。
口袋里装钉子——个个想出头。
苦胆煮黄莲——苦上加苦。
裤带系到颈脖子里——记(系)错了。
快刀切豆腐——两面光。
快刀斩乱麻——干脆利索。
L
拉屎拽列芭独——做牢稳事。列芭独:一种结实的茎状草。
拉底子哄娃子——带搭活儿。拉底子:做鞋底。
腊月里萝卜——冻(动)了心。
癞蛤蟆支床腿——强支架(或硬撑)。
癞蛤蟆打哈欠——口气不小。
癞蛤蟆躲端午——躲一会儿,是一会儿。
癞蛤蟆爬到脚面前——不咬人也凌人。凌人:令人作呕。
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
懒婆娘磨刀——快了。
烂巴眼看太阳——一手遮天。
烂巴眼赶蚊子——没那事儿。
老鼠舔猫鼻子——找死。
老鼠掉进水缸里——时髦(湿毛)。
老鼠闹(拉)木锨——大头在后头。闹:用嘴衔着移动。
老鼠爬秤钩——自称自。
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老鼠钻烟囱——够戗(够受的)。
老鼠掉到面缸里——只剩一张白嘴。
老鼠钻书箱——咬文嚼字。
老鼠尾巴熬汤——没多大油水。
老鼠尾巴打八棒槌——肿也肿不到好粗。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老虎不吃人——臭名在外头。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老牛拉破车——慢腾腾。
老水牛掉到井里——有劲使不上。
老牛卸格头——轻松了。格头:牛肩上的挽具。
老母猪竖仰桩——显能。仰桩:倒立。
老母猪喝凉水——没拍的。
老母猪吃桃黍(sù)——顺着杆子上。
老妈妈儿(māmár)的牙——活活儿乱动。老妈妈儿(māmár):老太太。
老妈妈儿(māmár)擤鼻涕——手心儿里捏着。
老妈妈儿(māmár)吃柿子——光选软的捏。
老妈妈儿(māmár)吃猪蹄——扯筋。
老妈妈(māmár)纺线——歪绞(狡)。
老妈妈(māmár)绊到灶根底下——干饭(翻)。
老头背粪箕——找死(屎)。
老鸹笑猪黑——自己不觉得。
老坟冒烟——鬼气。
老坟坡上卖布——鬼扯。老坟坡:乱坟岗。
老坟场儿里拼杆子——鬼打架。
老公鸡披簑衣——嘴尖毛长。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xiáng)一物。降:镇服。
理发师带徒弟——从头学起。
两个哑巴亲嘴儿——好的没话儿说。
两个哑巴吵架——不知谁是谁非。
两个瞎子挤眼——你哄我,我哄你。
两尺高的梯子——答(搭)不上言(檐)。
两口俩儿买个夜壶——男就女不就。
两口俩儿掉到河里——各扑嗵(扑腾)各的。
两口子抱个酒坛子——醉没醉,睡没睡。
凉水泡茶——浮在上面。
连枷把打兔子——不是枪(腔)。连枷把,一种农具。
辽天地里烤火——一面热。辽天地里:野外。
六个指头抓痒——多一道子。
聋子耳朵——是个摆设。
龙王爷放屁——神气。
楼顶上放风筝儿——起点高。
鲁班的锯子——不错(锉)。
驴屎疙蛋儿——外面光。
罗汉请观音——客少主人多。
冷脸靠俩热屁股——没面子;自作下贱。
网络配图(杨立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