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

儿童绘画心理学通过孩子的画走近他的内心

发布时间:2022/5/30 17:34:47   

在心理学课程中,专门有一门儿童绘画心理学,主要有两个研究方向,一个是以儿童绘画的认知缺陷观为代表,将儿童画视为儿童不成熟的世界概念的展现,认为儿童画是一种图形表达,可以给研究者提供儿童心理的“输出资料”。

另一个方向则强调儿童绘画的投射意义,认为儿童画是儿童情绪的镜子。

不管哪个方向,都认为绘画反映了儿童的情感,从儿童画中可以看出一些儿童的自我特征,不过千万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也不要单纯从画就做出判断,要结合实际情况。

投射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人类心理防御机制中的一种,是指人们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个性特征反映到外界事物或者他人的一种心理作用。也许无法言说,但通过绘画等方式就不自觉表露出来。

比如这幅儿童自画像,画的自己张牙舞爪,可能代表了儿童内心比较脆弱,想用可怕的外表来保护自己。

有趣的是,有学者认为一见钟情其实也是投射,在未了解对方的时候就爱上对方,其实更多的是将我们内心的幻想和需要加诸于对方身上,很大程度是自己的心理作用。

在研究儿童的绘画过程中,心理学家发现了一些问题儿童绘画中的共同特点,并将其进行了总结。比如自闭症的儿童,他们的绘画往往刻板重复,色彩浓烈,有些孩子的画有很高的艺术性,就是因为他们所采用的颜色是常人无法轻易使用的。

比如这是一个自闭症女孩的画

树林

画作色彩缤纷丰满,其中有很多重复的元素,再比如这一幅自闭症儿童的画作也是如此:

还有自闭症画家仅看一眼就能记下并画出整个纽约场景图:

如今绘画也是诊断和治疗自闭症的一种常用手段。

那么一般孩子的画作有怎样的发展特点?怎样从孩子的画里面看出他没说出口的事呢?

儿童画的一般发展规律

第一阶段涂鸦

儿童从学步期开始就会涂鸦,但这种涂鸦行为缺乏视觉指引(成人的写字、作画都是以视觉为指引的),很大程度上是由胳膊、手腕和手的机械结构所决定。

但这并不意味着涂鸦无关紧要,实际上涂鸦令孩子感到骄傲,他们为自己能够留下行动痕迹而高兴,所以学步儿都热衷于在各处留下涂鸦。同时涂鸦也为后续的表征化打下基础。涂鸦还对后期的学习写字有着积极意义。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涂鸦并非没有意义,我们可以在儿童涂鸦的时候询问他们的想法,因为他们通常会给自己的画安上自己的意义。

例如这是一个女孩3岁时候喜欢画的圈圈线条,她说这幅图是南瓜。往往他们画的时候并没有想过画什么,画完了以后再进行审视,根据结构和所熟悉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来解释自己所画的东西。

心理学家马休斯将儿童这种动作-语言行为解释为“象征性的”行为。儿童在图画活动中体验到快乐,是他们的一个探索过程,这也是我们常说在儿童幼年时期不要教授他们绘画技巧的缘故,一方面手眼协调能力并未达成,另一方面儿童的早期涂鸦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也是有益的。

这是学前教育专家凯洛格分析总结的儿童20个基本涂鸦模式:

在下一个发展阶段中,这20个基本单元作为要素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组合成为更高级的单元。

第二阶段象征阶段

从涂鸦到能画出相对清晰的轮廓图形之间,儿童现实意识到可以画出封闭的图形,视觉开始能够控制动作,一般孩子最先画出的图形是圆形,而最早出现的典型象征阶段的图形则是蝌蚪人。

象征阶段的特点是以简单图形来表征某类具体的事物,图形与具体事物之间形态上相似或者被感觉相似。

儿童画蝌蚪人,并不意味着他们心中认为的人就是这样,因为实验发现让儿童口述人的样子,就不止他们画出来的这些部分,为什么儿童会创造出如此简洁的蝌蚪人,主要还与儿童绘画的顺序、注意广度比较小、监控技能有限等有关。

第三阶段图示阶段

图示的意思是用图形来表示事物之间的关系,使其一目了然。

能够反映出事物的最突出特征,比如这幅兔子,有明显的长耳朵。

第四阶段写实阶段

可以通过视觉来记忆画面,从图示期向自然的描绘过渡。

比如这幅蒲公英,是通过观看照片来画的。

要特别注意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如果爱好作画,会渴望自己绘画水平提高,如果得到过多负面评价或者美感始终无法提高,会对绘画产生厌恶感。

因而我们应该慎重选择老师,并提供适合的环境和丰富的作画材料给孩子。

儿童在绘画中的情感表达

一副儿童画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颜色

一般来说,年幼的孩子会比较倾向于使用暖色,暖色代表着冲动的本能,随着年纪的增长,会增加冷色调,冷色多被认为是控制感和个性自我。

如果在有颜色选择的情况下,过多采用黑色则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42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