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

育儿宝典丨让简笔画走开

发布时间:2022/5/30 17:34:45   

尽管《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但是,简笔画还是很有市场的。为什么要让孩子画简笔画,对于成人来说,很大的可能是因为他们觉得孩子画得不像,而用简笔画的方式,孩子很快就能画出一个大家都能看得懂的形象。

所谓简笔画,就是成人把客观事物的三维形象加以简化,概括成具有主要特征的二维绘画形象,然后将绘画步骤编辑成儿歌、故事,孩子在边说儿歌边听故事的过程中学会绘画步骤。在简笔画中,蜗牛是这样画的。

绘画是把三维空间中立体并运动着的形象“压扁”到静态的二维画面中的抽象的思维活动。而在模仿简笔画的过程中,孩子直接从“静态二维画面”到“静态二维画面”。一旦通过模仿简笔画的途径创造画面,孩子们就错失了尝试“思维转换”的机会。

简笔画的三宗“罪”

1.简笔画依靠一个个图像单词来组合画面,而且这些形象来自于他人,并非孩子自己的。

2.简笔画最善于批量生产,按着简笔画的方式,所有小朋友画出来的画都一样。

3.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画画方式,但是简笔画告诉孩子:你别思考,我来画给你看。

西方美学家阿恩海姆认为:幼儿绘画虽然简洁,但却画(抽象)出了事物最简洁的“力的式样”的等价形象。孩子所创作的线条、圆圈、圆点与现实世界中任何真实物体都是不对应的,但是我们依然能够理解画作里所表达出来的意义。为什么呢?因为孩子用最精要、简明的方式表现了事物相互之间的本质关系。

瑞瑞画作只有寥寥几笔,却说明和表达了雨中小人最精要的部分,画面上的每个部分都缺一不可。

那些被孩子省略身体只留下腿和脑袋的“蝌蚪人”,其实体现了初始绘画时“只要表达出最有效的”这个原则。所以,孩子绘画中运用简洁的功能与简笔画的简洁功能并不在一个意义维度上。

最简洁却包含着最有效说明的创造力

成人给予孩子简笔画式的范画,是因为担心孩子画出结构不完整的形象。然而事实是,孩子笔下的简洁并不是缺乏表现能力,他们用最需要的画面表达了内心最需要说明的内容。

刚从“涂鸦期”阶段混乱的线条表达中“挣扎”出来的小画家,用简单的线条干净利落地表现了我的两个好朋友——爸爸和哥哥。

《我的好朋友》这幅作品中,绘画技能稚拙,但不影响表达的趣味性,小画家不仅准确地表达出内容:“我的好朋友是哥哥和爸爸”,而且小画家“别有用心”地用最需要的线条表达最说明问题的、本质的社会关系。

哥哥的特征:哥哥比我腿长,所以画出比我腿长的特征。

用相同的图案表示爸爸和我是一家人:一样的方脸,方身体和半圆形发型。

孩子用画面很智慧地告诉读者:哥哥是别人家的哥哥,爸爸才是我的亲爸爸。

简洁才能逐步生长丰富

简笔画无法承载孩子发展的可持续生长功能,而简洁画中的形象是孩子们从复杂的现实世界中捕捉到的物体的“初始的整体形象”,这个“初始的整体形象”凝聚着孩子运用绘画手段认识世界的“智慧的胚芽”。“智慧的胚芽”具有种子般的动力,支持孩子从最初捕捉到的“整体形象”中慢慢丰富出所要表达的各个部分。

从没有身体的“蝌蚪人”到画出“有身体的人的形象”,这个过程中小画家有自己的尝试和反思的路径。

主动创造:好像身体上有大纽扣?画完后才发现把纽扣画在下巴上了。

勇敢尝试:圆圆的头、身体合起来好像长长的,再尝试下,脸太长了,没法画眼睛鼻子啦!

思考细节:再看看,好像身体下面是凹进去的,好不容易把圆画凹进去了,天哪?还不是那回事。

顿悟的喜悦:我看一看、想一想,原来把身体上的纽扣画在下巴下面了。

真正理解空间关系:头和身体之间终于分为两个部分啦。咦,小手不需要画在脑袋上,小手可以画在身体两边。

动脑筋是最有趣的事情:瞧,如果多画几颗纽扣,小人儿就长高啦,这都是我发现的秘密!

简笔画是成人把画画的结果当做创作营养“喂”给孩子,这样成长起来的“简笔画”式的小画家是“巨婴小画家”,他们能画很多形象,但很难在小学阶段自然进入客观写实心理时期。

而那些在幼儿园阶段用画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孩子,却尝试把天赋的能力撒入到丰富的生活中,让这些能力借助生活的内容长出“心灵世界”。

画笔和孩子的心愿世界

绘本故事《阿罗有支彩色笔》即体现了孩子的心理。孩子把心中“长”出来的各种事物,由画笔变成可见的事实,并从这个“二维”可见的图像出发构建他内心生动的世界。

阿罗心有所想即心有所画,有所画即有所见,画笔是孩子到达心灵所愿之处的工具。画笔帮助孩子归纳了思想,帮助孩子把模糊的渴望变成了清晰的造型,从画笔上“落”到纸上的“静态形象”在被孩子“可见”之后又变成了道具,如玩具一样构建了孩子的想象世界。

借助特定主角“重构”世界

象征期中期的孩子喜欢某个特定的形象,如男孩会喜欢恐龙、火车、汽车、奥特曼,等等。而女孩会喜欢公主、小兔,等等。他们喜欢借助这个主角“讲”故事,他们“假借”这个故事主角去“评点”世界和“表达”观点。

瑞瑞喜欢的主角是老鼠公主,随着老鼠公主的世界越来越丰富,就有了兔子朋友、老鼠哥哥、老鼠妹妹等,这些人物之间发生的趣事其实就是瑞瑞生活中的事件重构。

真实体验能丰富细节

爸爸妈妈都希望孩子的画变得生动,但是生动的细节表达是孩子们在生活体验中感受到的。从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瑞瑞的轮滑小人带着护膝、护腕、帽子,轮滑小人的鞋底是高高的,体现出强烈的生活细节。如何把表达的细节表现出来需要反复地思考,在这里,画画是体验和思考的结果,但是简笔画没有这个功能。

天马行空地画画是孩子在幼儿园时期的典型行为,面对孩子在适龄阶段特有的行为表现,家长的主要任务是去理解,而不是去“猎奇”,不以猎奇的心理试图找出孩子比别人高明的地方,而是把孩子的绘画当做视觉语言,耐心地倾听孩子讲述,并且学会联系孩子的生活经验,经常性地认出孩子表达的细节,使孩子有被理解的喜悦,从而把成人看做是“知己”而更乐意表达。

支持绘画内容表达权:

支持孩子喜爱的内容,这里有他情感和认识触发点,为了邀请他人共享自己发现的触发事物,他自然会把绘画工具升级为说明工具,表现万事万物的趣味性和特别性。

支持时间上的连续性:

支持孩子一画就停不下来或者连续很长时间画同一主题的事物。这是孩子试图用静态的画面“捉住”纷繁的、运动的意象,是孩子尝试把不同的活形象折叠起来而抽象出规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绘画变成孩子归纳、整理知识的工具。

容忍作画空间的延展性:

孩子造出来的事物“活”在他可见的空间中,所以他们不喜欢自己的作品被藏在看不见的角落里。家长不妨把孩子们的画展现在孩子视野空间中,这样做可以让孩子反复审视画面而把经验转化为静态的知识,纳入他的记忆中,这就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必然过程。

珍视朴素的绘画方式:

孩子绘画就如初始的口语语言一样,表现出直白的色彩感,朴素的绘画方式。杜绝成人为“美丽”“为表现童心灿烂”而进行“添画”“补色”等强制性教育行为。

图文编辑/周珊

⊙文章版权归《幼儿教育·父母孩子》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后台输入“授权”。

点击“阅读原文”,在线订阅杂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41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