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

全面论述家庭绘本阅读对孩子的影响,教你如

发布时间:2022/9/10 20:42:38   
白癜风有哪些类型 http://pf.39.net/dbfzl/131204/4302780.html

目录

一.儿童认知特点二.美学绘本对孩子影响三.水墨画绘本对孩子影响四.日本绘本分析五.亲子阅读的重要性

一.儿童认知特点

学龄前儿童与绘本阅读相关的认知特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集中注意时长短、广度窄,以无意注意为主,倾向注意颜色鲜艳、形象生动、熟悉的事物。儿童的注意力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发展,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相较于文字,学龄前儿童会更加容易注意到绘本的图片信息。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喜爱的绘本篇幅、类型会有所变化。

2.相对于词语记忆,总体来看,形象记忆能力更强。在整个幼儿期,儿童的形象记忆和词语记忆能力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且年龄越大,两者之间的差异会越小。相关研究显示,两种记忆效果之比在3—4岁时为2.1:1,4—5岁时变为1.2:1,5—7岁时则是1.1:1。但对该发展阶段的儿童来说,无论年龄如何变化,形象记忆的效果相对更好。因此,在检索中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增强对文字内容的记忆,但对绘本记忆最为深刻的还是图片中的角色形象。

3.基本具备使用本族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学龄前儿童虽然无法进行文本读写活动,但已具备一定的交流和思维能力。一般研究表明,3岁儿童已基本掌握本族语言的语音系统、语法规则以及语言运用技巧,词汇量积累达到个以上。在绘本检索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语音方式与系统进行交互。

4.视知觉发展稳定,能够对事物形象、大小特征进行认知和分类。具体来说,在学龄前阶段,虽然儿童还无法完成手、眼、脑协调配合的高难度精准动作,但其视知觉发展基本处于稳态,能够认知识别绘本的形状大小、角色形象等特征信息。

二.美学绘本对孩子影响

1.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儿童绘本展现的内容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相契合。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应用儿童绘本,不仅可以借助生动有趣的图画吸引学生的注意,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图片、文字的观看过程中,对故事情节的发展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以此自主地参与美术学习活动。

儿童绘本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联想,为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就可以将阅读与美术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美的熏陶与影响,促使学生全面了解美术技能的作用,使其逐渐形成持久的学习毅力,真正实现长足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如此,学生会在美术学习活动中积极表现,充分展现自己的美术创作能力,增强美术学习意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儿童绘本是培养学生美术学科素养的良好方法。

2.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儿童绘本中有着大量风格各异的画作,如超现实主义画作、表现主义画作等。多样而直观的美术创作风格会使学生在直观的观察中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多样的艺术风格拓展视野,丰富其美术知识储备和审美体验,为其审美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儿童绘本阅读,学生能够了解色彩的搭配,知道点、线条、平面的设计是多元的,创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念与经历灵活地开展创作。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其自觉突破常规思维的限制,尝试通过绘本创作展现自己创造美的能力。如此也可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美术创作能力,促使学生真正实现长远发展。

3.引导学生用绘画语言表达自我:对于小学生来说,直观生动的绘本内容不仅展示了一个个小故事,而且蕴含着浓厚的情感,是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对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儿童绘本,可以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表达情感的兴趣,为其提供一个表达自我和自主创作的平台,使其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中敢于表达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其表达能力的提升。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可以使用口头语言描述绘本内容,又可以主动尝试通过绘本故事阐述自己的内心感受、人生阅历,从而切实提高美术学习能力,实现长远发展。

4.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儿童绘本创作者常常利用艳丽的色彩、流畅的线条等装饰画作,以此增强绘本的艺术性。同时,儿童绘本创作者还会使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说明图画内容,以此使学生在理解文字的过程中既能加深对图片内涵的理解,又能体会到儿童绘本中蕴含的文学意境,进而使学生在大量的绘本欣赏、阅读的过程中提升文学素养。同时,很多儿童绘本故事往往具有明确的主题思想,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绘本故事通常是以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为中心的,教师只要合理地选择儿童绘本,便可让学生获得生活启示。

三.水墨画绘本对孩子影响

1.感知形象美与意境美:水墨画绘本的故事是以独特的形式创作出的具有特色的审美符号,具有形象性与意蕴性,是连接传统美学与现代美术的重要工具。独特的审美符号是创作者主观意识层面思维活动的结果,创作者应运用点、线、面以及色彩等元素的组合表现景物形态的变化、物象间的和谐关系。水墨形式与现代元素组合搭配形成新的形象符号,可以表达创作者丰富的思想与作品主题。

水墨画绘本给人视觉上的美感,引导人们由视觉上的美延展至脑海中的思考。“形”主要指所绘事物的外形,“象”指该事物代表的意象,并借此形象表达情感、品质等。水墨画绘本在创作的过程中对物象进行夸张、美化处理,在形似与神似的选择中,更追求画作的神韵与精神气质。当代的水墨画绘本受到国外绘画思想的影响,在绘本的物象选择方面,更加贴近现代人的审美标准,融入更多的现代流行元素,以展现绘本故事的画面、情节,传达情感与品质。因此,读者能够通过感知水墨画绘本的画面内容、体验意境,领悟水墨画绘本传递的独特情感。

2.完善品德与人格:水墨画绘本的故事情节由一帧帧独特连续的画面构成,极富生活意义。近20年来,绘本发展迅速,类型不断丰富,其内容也日益翔实。传统的水墨画绘本主要以中国传统故事为素材,如《灶王神》《二十四节气》等。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主要以陶冶学生的情感为目标,通过具体的课程教授学生美术基础知识,让学生积累视觉感官经验,同时训练学生的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引导学生追求人文性。将水墨画绘本引入美术教学,能够让学生认识美、欣赏美、拥有美的心灵与美的行为,完善学生的品德和人格。

以《小蝌蚪找妈妈》水墨画绘本为例,其详细描绘了一群自在地生活于池塘里的小蝌蚪,不经意间看到鸡妈妈来到池塘边找小鸡,由此产生了对母亲的想象与好奇,于是,一群小蝌蚪决定踏上寻找妈妈的旅程的故事。这一绘本不仅向儿童教授了有关青蛙生长的生物科学知识,而且通过描绘小蝌蚪一路坎坷的际遇,赞扬了小蝌蚪独立生活、主动探索的坚毅品格,旨在启发儿童深层思考,培养儿童坚持不懈、主动探索、自强独立的品质。

3.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儿童绘本教材的显著优势在于尊重儿童认知的发展规律,以儿童的认知为主体。即使没有家长或教师的帮助,儿童凭借自身的认知能力,依然能够简单地了解绘本内容,粗略地赏析绘本故事情节,体验故事背后蕴含的情感。儿童绘本有助于转变陈旧的教学模式,以儿童为中心,促进儿童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绘本类阅读作品是儿童阅读量最大的书籍类型之一,也是最受家长欢迎的家庭教育用书之一。同时,绘本也逐渐走进小学,成为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内容。以儿童水墨画绘本为例,将水墨画绘本与小学美术教育相结合,水墨画绘本的留白、虚实结合等绘画技巧的应用能够创设充满趣味的美术课堂,使美术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

儿童水墨画绘本致力于培养儿童独特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想象力培养方面,水墨画绘本以简洁的笔触绘制图案,能够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反思与追问。在一问一答的指导过程中,儿童向家长、教师提出他们的问题,家长或教师做出引导性回答。通过这些指导性的话语,儿童被引入美术教育的世界。在创造力培养层面,随着绘本故事的展开,优秀的水墨画绘本会引导儿童进入绘本的世界,以达到丰富其情感体验的目的。当儿童投身于绘画教育的水墨画绘本阅读过程,他们内心的创作欲望也会得到激发,这有利于儿童创作出属于他们年龄阶段的、符合自身认知发展水平的绘本作品。

四.日本绘本分析

1.通俗易懂的画面和朗朗上口的语言:绘本读者多数是低龄儿童,通俗易懂的画面和朗朗上口的语言在绘本设计当中至关重要。如在《可爱的鼠小弟》这一绘本当中,日本创作者中江嘉男主要以简单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愉快的情感,借助明朗的色彩为读者展现出丰富的画面。《可爱的鼠小弟》利用温馨、搞笑的故事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活泼、可爱的鼠小弟成为读者美好的童年记忆。

绘本《十四只老鼠》讲述了在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下,幸福美满的老鼠一家和团结友爱的小动物们共同生活在森林中的故事。创作者岩村和郎主要描述了它们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里的故事,读者根据绘本当中的图画可以辨别不同季节,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大自然之美。

2.推广形式多样:《我是霸王龙》这一绘本受到了众多儿童的喜爱,创作者宫西达也非常注重作品的推广,他会到日本每个县的小学做绘本演讲,而且还经常到其他国家开展读者见面会,每次都会与读者进行深度的交流,还被读者尊称为“恭喜爷爷”。

原本看上去凶恶的恐龙,在他的绘制下变得十分可爱,深受读者的喜爱。在读者与宫西达也见面时,他们不但可以听到有趣的故事,而且还能获得创作者签名和手绘的恐龙。这也是《我是霸王龙》这一绘本能够成功的一大因素。

3.日本具有专业的儿童读物出版社:日本有着许多专门提供儿童读物的出版社,其中,白杨社和福音社是日本最大的两个儿童出版社。儿童绘本不是一时兴起的图书形式,其能够陪伴读者慢慢成长,为儿童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给养。

在日本的儿童出版社中,有90%以上的儿童绘本是引进版,引进版绘本成为日本畅销书的主导,占据主体位置。这些绘本为我国儿童绘本的创新打下了坚实基础,更为我国童书走向国际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五.亲子阅读的重要性

家庭亲子教育中家长通过绘本阅读将生动形象的故事传递给幼儿,通过绘本进行教育的方式是幼儿容易接受的,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方式之一。给幼儿讲绘本故事不但有利于促进幼儿对知识的吸收,还能帮助提升幼儿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丰富幼儿的阅读视野。

家庭亲子教育中进行绘本阅读会让幼儿对阅读产生兴趣与动机,培养幼儿语言、想象、创造、审美等能力,调节幼儿情绪,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1.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幼儿期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要满足个体需要的语言环境,就必须把绘本阅读渗透到幼儿生活中,让幼儿在绘本阅读时随时表达个人的感受,和父母参与到故事内容的互动中,逐渐增强幼儿对文字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自信心。

绘本由图画+文字的形式构成,文字可以让幼儿在阅读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图片让幼儿语言有序、连贯、清楚,让幼儿发音正确。而与家长的阅读互动会让幼儿能清楚的表达感想。幼儿从跟读绘本,到与家长合作阅读再到独自阅读,逐步培养了幼儿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强化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在绘本阅读中对绘画有敏锐的感知,这种感知促进幼儿对绘本文字的学习,能够将绘本文字再次转换为视觉图像,记忆和吸收文字图画内容。这都是幼儿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来源。另外,立体绘本将故事以平面立体图像的形式展现,不但能吸引幼儿对绘本故事的探知欲,而且也能发展幼儿的空间想象力,锻炼幼儿发散性思维,将探索和发现问题的敏锐性转化为幼儿的创造力。通过翻读一页页折叠式的绘本,既能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幼儿与家长的互动,让阅读更加丰富多彩。

3.提高幼儿审美能力。有质量的绘本阅读能提高幼儿对文字的欣赏能力,有一些绘本在图片色彩、人物形象、画面结构等方面突破了传统理念,满足幼儿好奇心,吸引幼儿观察和想象,提高幼儿的鉴赏能力。绘本中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幼儿接触的多了,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4.调节幼儿情绪。家庭亲子绘本阅读潜移默化的感染幼儿情绪,提升幼儿情绪察觉能力,能帮助幼儿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幼儿在绘本阅读中学会观察故事中人物的面部表情,了解不同情绪变化,增进情感体验。家长可根据幼儿情绪变化有针对的指导幼儿阅读,帮助和引导幼儿正确处理情绪,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幼儿对情绪的认识与表达。

5.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绘本作为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媒介,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绘本阅读为幼儿提供间接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在阅读中感知社会,较真实的接触生活,产生移情现象,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出现利他性、协作性、自觉性等行为表现。绘本中的榜样、家长的鼓励与表扬让幼儿学会谦让、分享、助人、关心等优良品质,具备适应社会能力,更好的促进幼儿自身的社会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139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