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蝌蚪 >> 蝌蚪的习性 >> 他们带着乡村梦,在这片土地上描绘诗和远方
恰因南北两条河流的分隔,让洙桥村成为石湖荡镇唯一的浦南地区,成就了一份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在这里,有一座温馨可爱的“柿外小屋”,随着新村民周冬梅的到来,为洙桥村新添了一抹靓丽风景。
“柿外小屋”的主人周冬梅对农村有着特殊情感:“我出生在农村,农村承载着我记忆中的美好和对生活的向往。在农村看到的一切让我感到很亲切,身心也很愉悦、很放松。”对农村的情怀,让她身边聚起了一群有共同理想的朋友,“我希望把这里打造成能融入农村的特色小屋,让更多人体验到乡村慢生活的乐趣。”
“柿外小屋”南边约20米处有一间“耕舍”,房前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澈见底,河对岸则是大片稻田,视野开阔。主人顾林林是名书法爱好者,也是第二个入住洙桥村的新村民。
顾林林说:“我去了很多地方寻找梦想中的房子,最后选择了洙桥村,这里非常安静,关键空气特别好,也有利于我创作。村里不像市区繁杂,吃过饭后和夫人一起在村里溜达,秋天的这里美极了,满眼都是金黄秋收的光景。”
如今,顾林林已在洙桥生活了3个年头,早已习惯了这里的一切,融入了洙桥村的乡间生活,积极参加村里的文化活动。临近春节,他还会邀请书法家朋友来村里做客,一同为村民写春联、送福字。
洙桥还有一位书法爱好者姚老师,她给自己的小屋起了个美丽的名字——“南姚小筑”。
“我出生在车墩镇南姚村,但是好多年前老屋拆迁了,洙桥村给了我家乡的感觉,特别是看到这里的农房,让我产生了在这里打造一个记忆中老房的想法。”租下屋子后,姚老师把当年拆迁时保留的旧物件都搬了进去,连同故乡的记忆一起装进了最适合安放的新所。
在洙桥村的薛家浜还有一座“青蛙小站”,房屋的现主人薛璋夫妇已入住2年,他们更为人所知的名字是“青蛙爸爸”和“青蛙妈妈”。
年11月,作为生态规划师、自然教育者的薛璋在这里开启了乡村梦的新篇章。他在房子西面新挖一口水井,造了两个蓄水池,建立了简易的水过滤循环系统。池塘里种着荷花、蒲草,放养着鱼、虾、螺,水漫过池沿流进屋前的菜地,浇灌了波斯菊和百日草,来年,这些植物又为他种植的有机蔬菜的堆肥。
“墙角花池种了马兜铃,这是蝴蝶幼虫的食物,我可以在这里观察它们破茧成蝶的全过程,目前已经记录10多种蝴蝶了。夏天的雨后,青蛙会在荷花池产卵,我可以观察它们进食以及它们从蝌蚪形态长出四肢再褪去尾巴,最后变成小青蛙跳出池塘离开院子的全过程。”年近八旬的“青蛙爸爸”对此津津乐道。
截止目前,洙桥村已有近20套农房被新村民租借,新村民中还有石雕艺术家、纪实作家、国际友人以及正在火热改造建设中的小林漫画团队工作室等等。他们来到这里并留了下来,把各自的生活方式融为洙桥村新的颜色和音符,在新农村的画卷上描绘出不同色彩,奏响乡村振兴的诗和远方。
供稿:石湖荡镇分中心
编辑:张小小
往?期推荐
点击图片查看
上观号作者:上海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