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蝌蚪 >> 蝌蚪的习性 >> 走出美术课堂,拓展艺术教育的新空间,让学
新课标下的小学美术课堂强调创造性。美术作为培养创造力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其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各种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都快速被广大教师接纳并效仿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比如通过播放相关视频图片来引入课题、合作形式的讨论、完成作业,最后以视频展示拓展内容,等等。这些模式符合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具有便捷性和实效性的效果,特别是对从教不久的青年新教师,具有快速掌握上手、易操作的现实意义。但是在观摩学习后,可以发现,我们的美术课堂面貌似曾相识、缺乏新意,这不仅阻碍了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让美术教育的创造性作用大打折扣。构建多元化美术课堂形态十分必要。在反思和探索中,笔者意识到走出课堂,拓展艺术教育的新空间很必要。
一、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空间的局限性
相对其他学科而言,美术是一门比较特殊的课程。它既是一种审美情趣的教育,也是一种实用技能的教育;既是一种理性教育,也是一种感性教育;既是一种意识形态教育,也是一种有形有物的形象教育。从美术课的上述特点可知,美术课具备很强的学科延伸性,而较强的延伸性便使教学形式具有多元性,也就是说美术课完全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淡化教室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把教室的概念向外延伸。现有的教学模式因为种种原因(学生安全的考虑、学校教学制度的设定、教学资源有限、对美术教育的不够重视等),多束缚在小小的教室内,教学结构也呈现出“套路化”现象。
(二)缺少生活化教学方式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特别是小学各科教学,都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真实生活来展开教学”。美术教育的目标并不是脱离现实生活的美术知识或者技能的传授和训练,而是对真善美的启蒙和日常生活中人文知识的全面认识。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他主张人们积极投入生活中去,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法都要根据生活的需要。虽然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小学美术教材中也有很多与我们实际生活相关的课程,但是真正教学时,教师更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生活实践,较少创设生活情境、缺少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没有实际生活的支撑,美术教学不仅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热情无法得到有效激发,而且让美术教育的创造性大打折扣,缺少情感的表达。
二、走出课堂的策略
(一)走出教室,拥抱自然
传统观念统治下的课堂,教室是学生接受学科教育的重要场所,在规范管理体系控制下,学生都是在教室里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上,教师一张嘴、一片树叶、两个动物玩偶、几张图片就成了学生感知的对象,教师在黑板上画的一幅插图、一个图案就成了学生临习的范本。学生缺少现实中的形象积累,难以把绚丽世界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被动地照葫芦画样子,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艺术思维。
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热情骤减,而再看教室之外,风景风情无限,万物百形俱有,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大自然中可获取丰富的美术作品素材,云彩天空、飞鸟游鱼、山川大河、红花绿叶、乡村风光,即使是一丛灌木、一束野花、一处高岩、一棵大树、一涧小溪、一幢新房、一间旧居,都可以作为写生的对象;蚂蚁搬家、燕子低飞、毛毛虫的蜕变、蝌蚪变青蛙等自然现象让学生惊叹不已。
相对图片、视频、语言描述,大自提供的素材更真实、更丰富,且具体可感。比如“春天的色彩”这一课,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到户外感受春天的万物复苏,感受春天的色彩,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教学方法,胜过一切印刷的关于春天的精美图片和描绘春天的优美语言。又比如“我们身边的痕迹”这一课,我们在校园的墙壁上、大树上、地面上都能找到各种你想要的痕迹,并拓印下来。在教室外观察发现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收获快乐,同时也解决了创作素材的收集难题。因此,只有在自然中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素材,才能在美术创作实践中游刃有余,大胆自信地进行造型表现。
在大自然中感受真实的情感表达,纵观中国美术史,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有“笔墨写自然,卧游山水间”,有宗炳“畅神”说,这些都是画家眷恋山川、寄情于景的表现。再看当代儿童艺术则缺少童真本意的表达,其原因是为了在短时间内体现教学成效,使学生画出大人认可的形象,培训机构、美术课堂中教授了大量的现成图式。长此以往,学生画的内容都是一个味儿,缺少自己的思想感情。不过,如果学生能走出教室,去真切感受自然,在大自然的广阔天地里进行审美活动,自然中的万物都可作为审美对象,其引发的感觉、知觉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想象活动,更能推动情感活动的自由拓展和抒发。此时,作画者或欣赏者的情绪和自然融为一体,而这种人与自然的相融佳境,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吗?不正是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吗?
走出教室,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置身于大自然,真切地感受、体会自然之美,在自然的感染和孕育下,美好的心灵自然而生。因此,笔者认为,让学生走出教室,拥抱自然是开启学生艺术思维的有效途径。
(二)走出书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5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