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

我国史上第一个举报箱长啥样蝌蚪五线谱

发布时间:2023/6/4 13:14:08   

在现代社会中,设置举报箱是一项广开言路,方便和鼓励群众打击各种不利于国家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贪污、腐败、受贿、渎职、营私等职务犯罪的措施。那么你有没有过疑问:在古代也有举报箱的存在?事实上,还真有,而且历史悠长。

网络图

如今我们走在街上抬头就能看见的指示方向的路标,其前身就是我国早期的举报箱,不过准确地讲不是“箱”而是“木柱”。远在尧舜之时,人们在交通要道上设立木柱,作为辨认道路的标志,并利用木柱刻写意见,向执政者进言或表达诉求,“政有缺失,民得书于木”。因此,这种路标又称作“诽谤木”,当时的“诽谤”不是造谣中伤、诬告陷害的意思,意为“责过失、论是非”。

这种“诽谤木”一直到晋代的时候还有,不过当时叫“表木”。所谓的表木,首先是路标,然后在柱子上面安装一块横板,横板的作用是记事,当然也可以供大家举报时所用。要举报某官员的话,半夜没人时候搭把梯子,把内容刻到表木上的横板上。

尧庙里的谤木(凤凰网历史)

“诽谤木”是举报箱的雏形,而战国时期的“蔽竹”,是我国有史以来设立的第一个“举报箱”。魏国主政大臣李悝帮助魏文侯建立了举奸揭凶、惩污治吏的举报制度,并于“僻巷”,也就是人们不常到的偏僻街道设立“蔽竹”。

所谓“蔽竹”,很可能是一节竹子,也可能是竹筒状的陶器,长约尺许,上方有一个大约三寸见方的小口,以便检举人将写有揭发内容的竹简塞入筒内。将其放置于“僻巷”想必也是为了保护举报人,避免打击报复,跟现代的匿名举报相似。

到了汉代,赵广汉在颍川都任郡守时,从存钱罐中受到启发,制作出“状如瓶,为小孔,可入不可出”的“缿筒”,起到能够“及得投书,削其主名”(保护举报人)的作用。“缿筒”制成后,各地悬挂,张贴告示鼓励民众投书举报,并保证保密。

在前面我们讲的“表木”流传到南北朝的时候,梁武帝萧衍觉得举报人半夜爬梯子上去刻字不方便,于是在诽谤木的旁边装一个木匣,叫做“谤木函”,老百姓的举报信、意见书都可以投进去,再交由专人处理并上报。

从战国的李悝到汉代的赵广汉再到南北朝梁武帝,举报箱从偏僻角落走上通衢大道、城门闹市,成为老百姓举报不法行为的重要途径。到了唐代,武则天执政后,在宫中设立了“铜匦”,是唐朝宫内盛行的举报箱,也是古代举报箱发展的巅峰。

武则天画像(封面新闻)

“铜匦”是一个方形的铜匣,四面都有门,门的颜色不一样,名字和功能也不一样。按照武则天的旨意,铜匦分设在宫廷东、西、南、北四个对称的方位,以取“四德卫央”之意。为了管理这个举报箱,武则天还专门组建了一个机构,叫做“匦使院”。

在古代,举报不仅仅是一种公民权利,甚至是一项法律义务。按照唐朝的法律,如果发现谋反、大逆不道的罪行而不举报的话,严重者可处以死刑,轻者也要流放。对于盗窃、杀人这些普通罪行不举报,或者不举报邻里的犯罪行为,上司不举报下属的罪行等,也要受到相应的处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83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