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蝌蚪 >> 蝌蚪的习性 >> 文明失传如江海,上天赐还若甘霖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我们常说上下五千年,古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例如《全唐诗》收录的诗歌就有将近五万首。但在历史长河中,由于种种原因,湮灭的文化成果同样很多,甚至可以说和保留下来的不相上下。这些没能流传的文明,或者无迹可寻,或者只留一斑,让后人难测其貌。但值得庆幸的是,还有先失传后重见天日的情况,遗珠再现,今天我们就介绍中国文化史上的五次发现。《一》鲁壁藏书“秦王扫六合,虎视何眈眈”,公元前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进行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改革。公元前年,因儒生诽谤秦始皇,公然鼓吹分封制,始皇帝大怒,在丞相李斯的建议下,发动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即以法律条文为教材,以基层小吏为老师),“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孔子九世孙孔鲋(fu,四声,指鲫鱼)将其家藏书隐藏于孔府夹壁墙里,至死也未能取出。一百多年后,汉景帝之子刘馀被封为鲁王,因其谥号为恭,故史称鲁恭王。汉武帝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鲁恭王嫌自己的王府小,便要扩张土地修建新的宫室,《汉书》记载:“鲁恭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所谓的古文,是指先秦时期所用的蝌蚪文,当时能够识别的人已经不多了。孔子十二代孙孔安国经过努力,终于将蝌蚪文翻译成汉代通行的隶书,并献给朝廷。
鲁壁,后人所建至圣先师像由此,汉代儒家分为了今文经、古文经两大派别,区别当然不在于文字,而是对经典的理解、实用各有主张,这种争论一直延续到清末。东汉中期学者许慎是古文经学派,为了溯本清源,反驳今文经一派,写出了全世界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意图从文字本义上考证圣贤所留经典的真实意思。如今,在孔夫子老家山东曲阜,有一道用抻面卷虾肉炸制而成的、有名的鲁菜,便名曰:鲁壁藏书,上过国宴呢。
鲁壁藏书菜宋·陆游《晴窗读书自勉》今日雪始晴,遶舍鸟乌乐。老来少睡眠,虽病亦早作。岂无案上书,可与共寂寞。弦歌始风雅,次第窥灏噩。高明仰河汉,曲折穷脉络。唐虞诚未远,洙泗亦如昨。委佩闻都俞,避席承博约。膏肓幸施砭,幽閟欣纳钥。天全鲁壁藏,不堕秦火虐。吾生百世余,其敢负所托!元·杨奂的《谒庙》会见春风入杏坛,奎文阁上独凭阑。渊源自古尊洙泗,祖述何人似孟韩。竹简不随秦火冷,楷林空倚鲁城寒。飘零踪迹千年后,无复东西老一箪。(二)汲冢盗书西晋武帝咸宁五年(年),一个名叫不(fou三声)准(biao,一声)的盗墓贼,偷盗位于汲郡(今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一座战国时期的魏王大墓(魏安釐li或魏襄王),除了金银、玉器、青铜器外,还发现大量的刻有文字的竹简。案发后,西晋朝廷下令将其全部运往洛阳,据说装了满满几十车子。竹简上的内容全用先秦蝌蚪文书写,极难辨认,而且顺序也被盗墓贼打乱了,被成为汲冢古文或汲冢书。
不准盗墓处经过知名学者荀勖、束皙苦心孤诣的努力,历经武帝、惠帝两朝,终于整理完毕。《晋书·武帝本纪》:“晋武帝咸宁五年十月,汲郡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冢,得竹简小篆古书十余万言,藏于秘府(即深宫大内)。”共计七十五篇,十余种,最有价值的莫过于《竹书纪年》十二篇。内容是叙述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时晋国和战国时魏国之史事,里面的记载具有很高的可信度,每每和发掘出的文物互相佐证,由此校正了《史记》等所载的部分谬误的内容。汲冢书原简早已毁灭在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带来的战火中,古本《竹书纪年》在北宋也佚失了,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是清朝学者辑校版本。《竹书纪年》的重要性我们列举一点:传统观点一般认为,我们中国有信史(即确信的史实,不能是模糊的传说)开始于共和元年(即公元前年),之前的历史事件发生的确切事件只能大致估算。《竹书纪年》有“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这个郑地在今陕西省,后来郑国跟随平王东迁到洛阳附近,即今郑州市一带)”,意思是在日出时发生了日全食,以至于一天两次天亮,这是极其罕见的天文奇观。古人看到这句话也没办法推算具体的时间,但今人借助算力强大的电子计算机是可以倒推的,这件事情发现在公元前年4月21日5点48分。由此,周懿王以前的诸王世系便清晰起来了,武王伐纣的时间也可以确定在公元前年(一些专家认为是公元前年)。
汲冢书出土处另,汲冢书还包括《穆天子传》,很像是一篇古人写的小说,周穆王(姓姬名满)坐车马车,到处游玩、征战,“吊天罚罪”、“躬行天罚”,顺便还在群玉山(属于昆仑山的一座山峰)上与西王母有过一段。二千多年后,一个不入流三本院校毕业的学渣南派三叔灵感迸发,非说当初西王母教会了自己男朋友周穆王“长生之道”,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盗墓故事,成为贯穿《盗墓笔记》始终的主线索。
清朝人的考据唐·李德裕《雨中自秘书省访王三侍御,知早》节选玉版宝书藏众瑞,青编尽以汲冢来。清·陶方琦竹书幸免强秦劫,梅赜空传伪古文。一卷周书符汉志,千秋惟有魏釐坟。汲冢遗址在河南省新乡市现卫辉市区西南方向10公里处,孙杏村乡娘娘庙村南。(三)殷墟甲骨甲骨文,也称“契文(契是一种小刀)”,因为是用小刀刻在龟甲或兽骨之上,故有此两种称呼。甲骨文早于金文(指青铜器上的文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历史最久远的汉字。当然,由于甲骨文看上去相当成熟,而文字作为语言、文明的最佳载体(所有的古老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却只有少部分民族有自己的文字,现在全世界的文字种类也远少于语言,我们常说的“语文”便是语言和文字的合称),它的出现表明这个民族的文明水平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理应有一个创始、发展、完善的过程,因此甲骨文之前肯定还有更古老的文字系统,可惜的是我们一直没发现证据。甲骨文的发现,是上天对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的眷顾。
安阳殷墟博物馆大门光绪二十五年(1年),金石学家王懿荣治病时,看到医生的药材中有一味药,名曰“龙骨”,上面刻有“符号”,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经探寻得知,这些“龙骨”来自河南省安阳地区,由此甲骨文历经两千多年后重现天日。从那个时候起,人们在当地发掘甲骨余块。可惜的是,当地村民刚发现时,并不知道这其实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而是当做了药材,有个头疼脑热的就招来一片磨成粉末,兑着热水冲服,许多珍贵的甲骨就这样进了他们的肚子。
姓氏对照表经过历代专家不懈努力,目前存世的甲骨上共刻有约15万个汉字,合并重复的共计字左右,目前辨认成功,基本无疑义的只有多,相当于三分之一,大部分要么无法辨认,要么争议较大。根据已经破译的部分,我们可以知道,殷墟甲骨文(也包括从河南、陕西其他地方发现的少量甲骨)时间跨度为商朝中期天子盘庚迁都殷地到商朝最后一个天子帝辛(商纣王),历8代12王,共年。正所谓“国家大事,在祀与戎”,也就是商人认为的国家大事只有两件:祭祀和战争,因此甲骨文的内容也多是对祭祀、战争的占卜之辞,也包括对农业生产、狩猎、捕鱼等方面。汉字的“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假借、转注、形声)造字法”,在甲骨文中皆有体现,不过象形文字还是占了多数。根据上面提到的《说文解字》作者许慎的观点,当初老祖宗仓颉造字的时候,象形称之为“文”,其他称之为“字”,可见越是古老的文字,象形意味就会多重,越往后越变的抽象化,当抽象化达到极致的时候,就是纯表意的拼音文字了,幸好我们的汉字没走到那一步。
安阳文字博物馆甲骨文中其实隐藏着很多“密码”,如果感兴趣可以搜集资料,我曾经看过一个日本的电视节目,里面的专家就给大家讲解了几个甲骨文的真实含义。例如,“民”,在甲骨文中是用一根针刺破一只眼睛,这是针对俘虏(蛮夷)的刑罚,目的和后来的刺字差不多,是为了便于识别,这样即便跑了也能迅速被人们发现、揭发;“取”,在甲骨文中是用小刀割掉一只耳朵,这是打仗时记录军功的,和后来燕人张翼德“百万军中,取敌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耳”,功用是一样的;“卯’(这个不恐怖),在甲骨文中是将一个物体从中间分开,最早指的是将婴儿的脐带和胎衣分开,由此我们就好理解“卵”的意思了。(四)敦煌遗书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南北长约多米,上下排列五层。前秦建元二年(年),高僧乐尊途径鸣沙山时,突然金光闪耀,如同万佛现实,遂发下宏愿,要在此地修凿佛像,他主持了第一个洞窟的开凿了。随后又要新的僧人加入,前赴后继的接力。时间上跨越了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夏、元朝,共多年,直到元朝停止了新修佛像的工作。
莫高窟外观而莫高窟藏书阁的发现则是一个偶然,清德宗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年6月22日),道士王园禄在莫高窟的第16窟甬道北壁偶然发现了一个复洞(后被编号为第17窟),洞内重重叠叠堆满了从南北朝到北宋时期的经卷和文书,总数超过了7万件。稍微了解点历史的人都知道,年正是八国联军进北京那一年,也就是庚子年,现在的各种盗墓小说没少提到这一点,所以喜欢设计个用假文物糊弄洋人,来为庚子年的事讨点公道。那个时候的中国积贫积弱,只能任人宰割。消息传出后,各国强盗、文物贩子蜂拥而至。其中,年、年英国人斯坦因两次掠走遗书、文物一万多件;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文书中的精品,掠走约件;年藏经洞中的剩余经书,大部分被清政府下令运至北京,交京师图书馆收藏;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从王园禄手里掠走约件经卷;年俄国人奥尔登堡又从敦煌掠走一批经卷写本,并盗走了第窟的壁画。目前总数达7万多件的敦煌遗书,分散收藏在欧、亚、美洲9个国家的80多家博物馆、图书馆、文化机构以及一些私人收藏者手中。最多的四家收藏机构分别是俄罗斯联邦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约件)、英国大英图书馆(约件)、中国国家图书馆(件)、法国国家图书馆(约件)。敦煌遗书中,年代最早的是后凉人王相高,在后凉麟嘉五年(年)所写的《维摩诘经》,王相高是和书法家王羲之同时代的人,全文共多字,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最晚的是宋真宗咸平五年(年)的《曹宗寿夫妇施经记》,曹宗寿是归义军节度使,现现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市的联邦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时间跨度余年。当然最著名的是唐懿宗咸通九年(年)雕版《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出现在中学历史教材上,现收藏在大英图书馆。敦煌遗书大部分使用汉字,也有一部分其他民族的文字,包括藏文、梵文、龟兹文、粟特文、突厥文、回鹘文、康居文等,仅仅如此一项,就堪称古代文字博物馆了,更何况,还对研究古代的民族关系和中外交往具有重要价值。除了汉字外,以吐蕃文最多。吐蕃文是吐蕃王朝使用的文字,吐蕃人曾在唐朝中后期占领过敦煌,所以藏经洞中的吐蕃文献多大多件,这批文献对研究吐蕃史、敦煌史以及当时西北地区的民族变动具有重要价值。失传千年的唐诗《秦妇吟》也是由此重见天日的。
秦妇吟希望散落于各地的珍贵文献,能早一日回到中国,回到它们最应该被保存的地方。当时,也希望它们回来之后,能受到善待,千万不要再被什么人当做“四旧”破掉了,否则,后世之人绝不会原谅我们,就像我们不会原谅当时让文物出境的罪人一样。(五)睡虎地云梦秦简年12月的一个冬日,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一个生产大队的农民,利用农闲时节修理水利工程,偶然发现了墓葬。得到报告后,考古队迅速赶至,发现这里有一个墓葬群,共有十二座墓葬,但是规模都很小,并没有多少有价值的文物,看来这些墓主生前并非显贵。直到他们发掘了编号M11的墓葬时,有了令人激动的发现,里面有大量的竹简。M11墓主名叫“喜”,出生于秦昭王四十五年(公元前年),秦王政元年(公元前年),年仅17岁的喜便登记名籍为秦国服徭役(当时16岁算是成年),随后担任多个与刑狱有关的低级小吏。喜曾在秦王政三年、四年和十三年三次从军,最后死于任上,可以说,喜亲身经历了秦始皇从登基到亲政到统一六国的全过程。毕竟,他只比秦始皇大三岁,算是同龄人。前面的“鲁壁藏书”说过,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喜作为一名基层司法小吏,必须对自己的专业非常熟悉。因此里面的竹简大部分内容是喜生前为了从事法律活动而抄录的有关法律文书,包括行政管理与“治狱”方面的律令条文,记录了刑事、经济、民事和官吏管理的法律条文。睡虎地秦墓竹简共枚,残片80枚。这些竹简长23.1~27.8厘米,宽0.5~0.8厘米,共4万多文字,内文为墨书秦隶,反映了篆书向隶书转变阶段的情况。(虽然秦国(秦朝)官方文字是小篆,但对于需要书写和处理大量文书的小吏而言,小篆难写难认,极为不方便,因此在他们中间流行起了意见简便的文字方式,被称之为隶书。)由于秦朝法律没有流传下来,这些竹简上的内容是我们认识秦朝法律制度仅有的实物证据了,所以显得弥足珍贵。至于有人提到,秦简中关于“失期”的处罚,和《史记》记载相矛盾的问题。《史记·陈涉世家》中,陈胜对众人说“失期,法皆斩”,而秦简中只是罚款等处罚,差别巨大。这里有专家解释,秦国(秦朝)商鞅改革时“改法为律”,因此“法”和“律”是不一样的。秦简中提到的是“律”,而且是针对徭役“失期”的处罚,陈胜等人是戍卒,服的是兵役,虽然也是要修建工程,但不是普通的徭役,因此陈胜说的“失期,法皆斩”说的应该是军法。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史记》上也没有说法,它和秦简说的“失期”是两回事,处罚自然也是有轻有重。PS:M4号墓主叫衷,里面有他的两个弟弟是黑夫和惊写给他的两封家书,是我们能看到的最早的家书了,读来令人潸然泪下。黑夫和惊在外征战,大哥衷则在家照顾他们的老母,最终衷把这两封家书带进了自己的坟墓,由此我们猜测他的两个兄弟应该是战死沙场了。
二千多年前的家书除了上述五次之外,近期比较有名的还有年初的北大简,共枚,时间是西汉中期;年的清华简,时间是战国中晚期,共枚。北大简和清华简都是从海外流回国内的,不过,这两批争议较大,特别是北大简,质疑造假的声音一直不断,所以我们就不详细介绍了。文明,需要薪火相传,而最好的传承人,自然是文明创造者的直系后裔。据说意大利人对美国人在他们的传统美味披萨上添加菠萝,愤愤不平,认为是亵渎他们的传统文化,同样,我们也不能想想印度人把他们的咖喱味英语说成是正宗的伦敦音。中华文明是兼容并蓄的,是开放的,本来就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创造的,在这个过程中吸收了很多外来优秀文明,为我所用。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任,也落在了你我每一个炎黄子孙身上,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选,希望现在、以后都不要再发生文明失传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