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

老北京人过端午节最讲究,除了吃粽子,还有

发布时间:2023/10/23 15:42:15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238381.html
五月末,马上就是儿童节了,而紧随着儿童节,端午也快到了。过不了儿童节的大孩子们,期待这个节日已经很久了吧?毕竟,端午节就意味小长假,哈哈哈~小时候,最盼望的大概就是过节了,因为放假不用去上课,可以到处玩,而且还有各种好吃的。现在,对端午同样很期待呀!说到端午,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当然是粽子啦,这几年,关于南北“甜咸”粽子的大战,每年都有那么一次,然而一直没有争论出一个结果~端午节吃粽子是从古至今的传统习俗,无论是北方或是南方,在这天吃上一个大粽子才算是过了节。不过,如果过端午节你只知道吃粽子这么一个习俗,那可就太那啥啦!下面就让我来给您说说,在北京,如何讲究的过一个气氛浓厚的端午节。端午小常识北京人习惯把端午称为“五月节”,毕竟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嘛!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这天,老北京有很多传统的习俗,比如要吃粽子、挂蒲艾、赛龙舟......但是除了这几种,还有一些比较独特的,外地人听起来会觉得“匪夷所思”。1、癞蛤蟆蝌蚪躲端午听老一辈的人说,每年过端午的时候,正是癞蛤蟆身体毒素成熟的时候,此时采蛤蟆毒便是最佳时机。因为端午一过炎热的夏季就来了,各种疾病害虫在这个时候“重获新生”,而癞蛤蟆的毒在这个时候就起着很关键的作用。蛤蟆毒在医学上有许多种用途,它也是多种中成药的原料之一。不仅能清热解毒,还能消肿止痛,所以抓蛤蟆取毒也成为了老一辈北京人在端午必做的事之一。除此外,听闻旧时北京还有让孩子喝蝌蚪的习俗,虽不知真假,但想想还挺让人不适的~不过其目的也是为了在这一天让孩子能去除病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所以这样的习俗也衍生出了这句“癞蛤蟆蝌蚪躲端午”的俗语(也有“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一说)。2、吃五毒饼在北京除了吃粽子外,还会吃一种食物,这就是“五毒饼”。很多人初次听闻,会觉得奇怪,其实五毒饼是老北京一种传统点心啦!清朝时期的《燕京岁时记·端阳》中有记载:“每届端阳以前,府第朱门皆以粽子相餽饴,并副以樱桃、桑椹、荸荠、桃、杏及五毒饼、玫瑰饼等物。”五毒饼正如其名,是北京人为了过端午节而特制的一种圆形糕点,饼的面皮儿上印有“五毒”的图案,即蛇、蜈蚣、蝎子、蜘蛛和蟾蜍。内搭杏蓉、枣泥、绿豆蓉的馅儿,吃上一个真让人回味无穷。3、饮雄黄酒饮雄黄酒这个,相信看过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的人都会想到那个场景,许仙被现原形后的白素贞吓死。作为童年神剧,我也是看了这一段后才知道雄黄酒竟有着这么厉害的作用,就算是千年蛇妖也逃不过被它吓到现出原形。而我也是看完这一段,对于端午喝雄黄酒有了深刻印象。端午到了,不知道白娘娘有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呢~4、扔灾与收“五毒”旧时北京在端午节这天还有“扔灾”与收“五毒”的习俗。在五月初五这天,妇女们需要在身上佩戴红色的绒花,到正午时分,太阳最大的时候,便要将红绒花取下丢到路边,这一做法便是“扔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将身上的晦气扔掉,以祈求平安。毕竟在端午这天,给孩子们寻求神灵庇佑是每个家庭极为重视的事情之一。家中有女孩的,需要在女孩的胸前别上“缯子”,据说这种用彩色丝线缝制且样子和粽子类似的布艺可以起到驱邪避恶的作用。若家中是为男孩的,则要在他们的脖子上挂一个小葫芦,里面装着“五毒”,意为收了“五毒”,以保孩子不会被邪气入侵。5、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端午这天,老北京还有个叫法叫做“女儿节”。有闺女的人家都会把女儿打扮得漂漂亮亮得到,头上再戴一朵石榴花,人们说石榴花是吉祥花可避邪除灾。而出嫁的女儿在这天也会回娘家看望父母,因为双五在八卦中为“比和”之象,乃大吉,有利出行。因此,出嫁的女人纷纷回娘家省亲,所以“女儿节”的叫法也由此得名。6、其他端午习俗除了在端午挂蒲艾,老北京的习俗里还有“朱砂判”这一项。从五月初一开始,各家各院都会在大门上贴上捉妖师钟馗和祛瘟之神孙天师的画像,待到五月初五端午正日这天,用毛笔蘸点朱砂为他们点上红色的眼睛,这便是朱砂判。当然目的也是为了去灾避祸,以求家人安康。北京人过端午是真的很讲究,但也绝不是瞎讲究。对端午节的重视不仅体现了北京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而且也体现了咱北京人对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的热爱与传承。常言道:“有传就有承。”老一辈人将传统的文化传给了我们,自然也希望我们继续传承下去。作为年轻一代,我们在端午节的时候,可别光想着出去玩啦,多陪陪家人,跟他们聊一聊这些传统旧俗。毕竟,那些存在他们记忆里面的东西,如果再没人提起,真的很遗憾!今年端午,你们打算怎么过呢?最重要的粽子选什么口味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61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