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蝌蚪 >> 蝌蚪的繁衍 >> 究竟是先有青蛙还是先有卵为什么
这个问题跟“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是一个道理,目前依然存在较大的争议。不过青蛙的这个问题,我们先可以排除“先有蝌蚪”,因为蝌蚪是没有繁殖能力的,它是青蛙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从青蛙卵中发育成的,既然能发育成蝌蚪,就证明卵是青蛙卵。所以,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究竟是先有青蛙还是先有卵?
先有卵还是先有青蛙?
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说,因为如果单纯地说卵和青蛙的先后关系的话,那一定是先有卵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青蛙是两栖动物,从目前的化石证据来看,最早的两栖动物出现在泥盆纪的晚期,它们就是生活在距今约3.7-3.5亿年前的鱼石螈和棘鱼石螈,这是两栖动物最初的形态,它们是最早的坚头类四足动物,同时有着在陆地上生活必须的肺,此时它们已经具备了两栖动物的部分构造和习性了。
而两栖动物从出生开始就已经是卵生,因为原始的坚头类四足动物的祖先是总鳍鱼类,总鳍鱼类是中生代泥盆纪出现的一类硬骨鱼,它们原本生活在淡水中,但是由于泥盆纪晚期地球上的气候变得干燥,使得水体减少,一些鱼类就只能在浅水甚至是浅滩生活了。
在这种不利的环境下,鱼类的出路有三条:向更广阔的海洋中迁徙、死亡和去到陆地上,显然总鳍鱼类就属于最后一种,它们逐渐的有了从空气中获取氧气的能力,胸鳍逐渐的演化为四肢,成为了最早的两栖动物。
而总鳍鱼类作为一种原始的硬骨鱼,它本身就是一种卵生动物,如果说没有证据,我们可以看看如今还存活于世的“活化石”矛尾鱼(腔棘鱼的一种,最早出现在距今约4亿年前)的繁殖方式。
所以,如果单纯地问“先有卵还是先有青蛙”,那么答案显然是先有卵,因为在没有青蛙的时候,它们的祖先就早已经用卵生繁殖了。
矛尾鱼
先有青蛙卵还是现有青蛙?
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众所周知,物种不会突然出现,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青蛙也是如此,所以我们不妨从青蛙的演化中来找一下答案。
最早的两栖动物出现在泥盆纪晚期出现的,到了石炭纪两栖动物开始开枝散叶,一直到二叠纪时期都是两栖动物的鼎盛时期,所以这个阶段被称为“两栖动物时代”。
只不过,当时的两栖动物身上还披着鳞甲(鱼类演化所致),此时坚头类四足动物演化成了三个分支:古爬行类、块椎类以及壳椎类,到了中生代结束,两栖动物时代也结束了,当时古爬行类的这一支灭绝了,只有块椎类和壳椎类幸存了下来。到了中生代,两栖动物进一步演化,将身上的鳞片退化掉,由裸露且光滑的皮肤所代替,此时就出现了一支新的两栖类-滑体亚纲。
滑体亚纲包含了块椎类和壳椎类演化后的产物,也包括了现存的所有两栖动物,比如蝾螈、蚓螈、青蛙、蟾蜍等等,也正是最早的滑体亚纲两栖动物演化出了如今的两栖动物,而且在整个两栖纲下,也只有滑体亚纲成功的存活到了今天。
不过,在演化的过程中,块椎类成体退化掉了尾巴,而壳椎类依然保留着尾巴,这就是无尾目和有尾目,从目前的化石证据看,最早的无尾目,也就是青蛙和蟾蜍的祖先出现在侏罗纪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无尾目也曾出现过“霸王”级别的存在,比如魔鬼蛙,魔鬼蛙是已知最大的蛙类,它们有着尖利的牙齿,接近10斤的体重以及40厘米左右的体长,在白垩纪末期,它们曾经以小型恐龙的幼崽为食过。
从白垩纪末期大灭绝事件之后,这些大型的蛙类就销声匿迹了,只有小型的蛙类存活了下来继续演化,这才逐渐地有了如今的青蛙。
从青蛙的整个演化史上看,无尾目和有尾目在侏罗纪时期就已经分化了,也就是说尾巴的消失是在新物种产生之前出现的,一旦出现了就有了全新的无尾目了,所以,应该是先有了成体后退化了尾巴的蛙,之后蛙产下的卵发育成蝌蚪,蝌蚪在经过退化尾巴长出四肢,长成新的个体。
因此,我认为是先有了青蛙,后有了青蛙卵。
写在最后
青蛙的成体是没有尾巴的,但是青蛙的祖先是有尾巴的,它们再退化了尾巴之后才出现了无尾目这个新的两栖动物类型,因此,青蛙的演化应该是倾向于,先出现了退化了尾巴的无尾目动物,然后它们产的卵才会按照蛙类的生长过程去变化,所以,应该是先出现了青蛙后出现了青蛙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