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蝌蚪 >> 蝌蚪的天敌 >> 什么都敢吃的吃货,为何不吃猫,除了可爱,
中国吃货的名号早已远近闻名,只要是你肉眼所见或是你所听说过没见过的动物植物,中国人都能变成饭桌上的美食。不管是天上的地上的还是水里的,不同的地方都有百十种做法。但是什么都敢吃的中国吃货,为何不吃猫,除了它的可爱,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道出真相。
小龙虾作为中国人夏天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却是外国人从不触碰的食材。甚至在世界杯期间,为了满足海外华人对家乡美食的思念,数10万只小龙虾从中国湖北运到俄罗斯的莫斯科。但凭借着中国人的战斗力,出征的数10万只小龙虾还要依靠繁殖才能勉强的供应上人们的需求。作为原产地的北美洲对于小龙虾却是无可奈何的,它的存在使得很多水中生物没有更多的生存空间。可是小龙虾到了国人的手里,便成了一种供不应求的食材,甚至需要人工养殖来满足供应。
我国幅员辽阔,物种千奇百怪,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了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例如毛蛋,鸡爪,炸昆虫,甚至是麻辣小蝌蚪。这些美食在外国人眼里是一种不能入嘴的东西,即使是这样,我国还是有很多人都热爱这种地方特色的美食。拥有众多奇葩美食的我国却没有人介绍过猫肉的吃法,而且在古代,猫肉也是没有人吃的。其实猫也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物种,据说是在西汉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
《礼记》一书中有记载,“迎猫,为食田鼠也。”由于猫能够消灭庄稼的破坏者田鼠,所以我国很欢迎这个物种的出现与进入。
在古代人们很尊重这种能给自己带来益处的生物,虽然牛,田蛙等都可以对农业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它们却逃脱不了被端上餐桌的命运,其实猫在古代便有一些很神奇的传说,猫有五福,分别是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也。古人们认为猫是一种能够驱邪的生物,而且猫属于夜间行动的动物,在没有人活动的夜间,它可以为我们带来和平安宁。甚至在我国以农业文明为主的封建时代,猫还会受到人们的祭祀。
不过中国人这么多,有吃过猫肉的也不足为奇,总有人不信邪,一定要尝试一番。但是由于尝试过的人说猫肉并不好吃,甚至是酸的,并不适合当食材。而且很多调味品都不能将猫肉做的很好吃,所以至今关于猫肉的做法也是空白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猫以捕食老鼠为生,而老鼠常年生活在阴暗、潮湿、肮脏的地方,老鼠身体携带着很多的病菌与有害物质。猫吃了它身上便也携带了这种有害的病菌。而且自古以来我国爆发过不少的鼠疫,所以猫肉曾一度成为禁食品。
还有就是猫在古代是被很多王公贵族当作宠物来养,所以“猫奴”现象其实是从古代就有的。而且南宋大诗人陆游也是一个“猫奴”,他有10多首的关于猫的诗作。如果让他们听到有人吃食猫肉,他们说不定也会像现代的爱猫者一样发出抗议。而且猫咪真的很可爱,真的有人忍心去吃它们吗?
到了现在很多爱猫爱狗人士以及其他的爱护动物的人的出现与增多,要伤害这些动物,便会受到很多的谴责。况且像猫这种有灵性的生物,在吃它们之前,人们应该也会有所忌惮。现在紫禁城里仍然有猫的身影,它们作为守护者,守护着这座城。而故宫也因为这个可爱生物的到来,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所以从古至今猫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对农业的守护,甚至还有着对文化的守护。在它们身上可以寄托我们对故宫文化的喜爱,况且不管是野生动物还是猫狗,我们都应该重视和关爱它们。毕竟都是大自然里的生灵,不要为一时的欲望去伤害另一个生灵。
参考文献《本草纲目》
《礼记》